1 / 11
文档名称:

4水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doc

格式:doc   大小:22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水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doc

上传人:jiquhe72 2018/7/7 文件大小:2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水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部分水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
一、污染源及其评价
1、熟悉污染源与污染物分类及调查方法;
污染源是指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任何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或能量,统称为污染物。
污染源分类
(1)按自然污染与人为污染分类
人为污染是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研究的主要对象。
(2)按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含化学存在形态)与生物特性分类
(3)按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分类方法分类
(4)按污染物分布分类
按污染物分布范围可分为局部污染物、区域污染物和全球污染物。
(5)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分类
(6)按污染源的状态分类
可分为:固定源:点源、面源;移动源:线源。

(1)污染源调查的工作方法
污染源调查一般采用普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泛、危害严重的重点污染源,应进行详查。其余的非重点污染源一般采用普查的方法。
污染源调查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
2)实地调查、监测、评价阶段;
3)总结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2)污染源调查的技术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物料衡算法、排污系数法、实地监测法。
1)物料衡算方法
该方法的依据是物质不灭定律,根据工厂的原料、燃料、产品、生产工艺及副产品等方面的平衡数据来推求污染物的排放量。
a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生成的化学反应式和反应条件;污染物在产品、副产品、回收物品、原料、材料及中间体中的含量;产品产量、纯度(质量);原材料消耗量以及杂质含量;回收物数量及质量;产品得率、转化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数据。
b衡算模型
物料衡算的数学模型为:
A=B-(a+b+c+d)
A——污染物流失总量;
B——生产过程中使用或生成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
a——进入主产品结构中的该污染物总量;
b——进入副产品、回收品中的该污染物的量;
c——在生产过程中分解、转化掉的该污染物量;
d——采取净化措施处理掉的该污染物量。
如果对各种产品制定A、B、a、b、c、d的相应定额值A定、B定、a定、b定、c定、d定,则污染物的流失总量为:
A=A定M=[ B定—(a定+b定+c定+d定)]M
式中 M——为某种产品总产量;
计算中各种定额值按下述方法计算;
B定=U1H1H1sKH1 + U2H2H2sKH2+…+ UnHnHnsKHn
U——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转化率(%);
H——单位产品中所消耗的物质量(Kg/t);
Hs——原料主要成分的纯度(%);
KH——当量换算系数
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在当量换算系数取值的大小上平衡了设备理想状态运行与实际运行的差异。
2)排污系数法
3)实地监测法
1)废水及排污量监测
废水流量可用流量计、流速仪测定。在生产过程变化不定的情况下,废水样可在不同时间采集,然后用不同流量加权混合检验分析。
2)废气及排放量监测
其监测项目的确定依其生产行业及技术水平而定。
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必测项目:排放工况,诸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如果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a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一般按面图);
b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
c排气筒出口速度(m/s);
d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
e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
f燃料燃烧排放物的计算。
废气排放量是指以煤、油、气等为燃料的工业锅炉,采暖锅炉等燃料燃烧装置在燃烧过程中通过排气筒或无组织排放大气的数量;如有净化装置,则是通过净化处理装置后排入大气的数量。经验公式如下:
①固体燃料燃烧的烟气量
②二氧化硫的单位时间排放量
③NOx的单位时间排放量
④燃煤烟尘的单位时间排放量
⑤废水与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
2、掌握污染源评价的方法。
污染源评价方法很多,目前多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排毒系数法,分别对水、气污染物进行评价。
等标污染负荷法
(1)污染物等标负荷比
(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将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按大小排列,从小到大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物。
(3)主要污染源的确定:将污染源按等标污染物负荷大小排列,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源。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处理容易造成一些毒性大、在环境中易于积累且排放量较小的污染物易被漏掉。然而,对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又是必要的,通过计算后,还应做全面考虑和分析,最后确定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