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小康工作年度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康工作年度计划.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7/7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康工作年度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康工作年度计划

篇一:年度同步小康推进计划
XXX乡
年度同步小康推进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认真学****科学发展观,唱响“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主旋律,努力把羊场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乡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羊场乡实际情况,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和部署,结合羊场乡党委、政府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特制订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工作思路
2014年,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生态立乡、特色建乡、产业兴乡、旅游活乡”的发展战略,按照“抓队伍、守底线、强基础、惠民生、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突出加快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主攻产业开发、集镇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改善和队伍建设五个工作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工作目标
2014年,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实现生产总值6000万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400万元,增长13%;农
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增长12%,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0万元以上;计划生育、社会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综合指数均在90%以上;新成立50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新增年营利20万元以上大户10户以上和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种养大户2户以上;贫困发生率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完成率100%;集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8个百分点;核桃栽培新技术农户数上升25%,养羊技术覆盖率提高8个百分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年度任务完成率100%,农村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省市为民办实事年度完成率达100%。
三、工作措施(一)主攻产业开发,壮大加快发展的经济引擎
一是坚持不懈壮大优势产业。要加快促进种养产业提质。大力引导种养大户抱团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种养产业走
“专业化、生态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化水平。大力支持致富兴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造林工程,养羊新技术专业户,核桃栽培新技术专业户和畜牧业产业园开发项目。2014年将新成立50户以上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实现年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上大户5户以上,完成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种植大户10户以上,建成50亩以上规模畜牧园区10以上。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积极创建
“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力争完成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资金互助社,拓展产业发展融资平台;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改革,不断完善“一流转五服务”体系和:“一事一议”项目体系,增强农村产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工素质。要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要抢抓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通过鼓励干部招商、能人招商、全民招商、回乡创业等方式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具有强大带动功能的生态产业,畜牧产业和旅游服务产业,促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二是全力以赴激活农林产业。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农业补贴和农机、农技推广等强农惠农政策,全面提高农民种养积极性,鼓励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户抛荒土、未利用地开发农业,畜牧业,特别是核桃种植新技术产业,大力遏制耕地抛荒,巩固传统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建设的政策优势,抓紧修建水渠、溪坝,清淤山塘,迅速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提高抗旱防灾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大生态林业保护。大力实施荒山、公路两旁植树造林行动,切实落实封山育林措施,从严查处乱砍乱伐现象,规范民用材砍伐指标,严禁民用材买卖现象的发生,要求林业派出所驻乡办公,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和扑救工作,严禁在乡域内溪河电鱼、毒鱼,发现一次从严从重处理。
三是抢抓机遇发展旅游产业。要全力支持金蟾大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全面提供优质服务,组建金蟾风景开发投资公司,推动金蟾大山自然风景区建设和景点开发,逐步完善景区功能。要大力保护苗居特色风格。积极争取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严格按照苗族彝族风格建房,打造
“千户苗寨,万户彝寨”风格。要强力彰显生态旅游品牌。以国家旅游大方针为契机,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新闻、网络、电视等媒体,通过拍摄专题宣传片、摄影协会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增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联合电视台、相关协会开展穿越“感受原生态、感受自然生态”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羊场乡生态之美。要合力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重点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切实转变群众生活卫生****惯;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管理体制创新,加大农村环卫设施投入,新建垃圾处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