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负数的初步认识
桐乡市实验教育集团城北小学陈伟琴
【教学内容】:数学六年级上册《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相反意义,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能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化,符号化的思想,初步体会数学中的相对和无限的思想。
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会0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认识负数
信息呈现:张阿姨开的服装店以每件100元的价格进了10件女装。我们来看看她最近三个星期的销售情况。(第一个星期以每件150元卖了8件;第二个星期一件都没卖;第三个星期以每件80元卖了2件。)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能读懂什么?
2、从亏了40元引入负数,解决为什么要出现负数的问题。
3、介绍负数的读法,写法。
4、比较正负数的不同。
探究负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负数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要用负数来表示的情况吗?你在哪里见过负数?
学生举例,初步感知,提问:你觉得为什么要用负数表示?这里为什么要用负数?
教师举例,深入感知
温度:-4℃表示什么意思?三个温度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三个温度吗?你是怎么找到的? (0℃以上为正的,以下为负的。)
存折:会读吗?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指出为什么要用负数表示?
海平面: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海拔中的正、负数的分界点是什么?海平面的海拔是多少?
(海平面以上为正数,海平面以下为负数)
抽象概括,进一步理解
我们说了这么多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