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班级管理
怀化学院教育系
栗涛
2009年
前言
作为一个学习者,选择了小学教育专业就选择了小学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工作是不是就是仅指教学工作呢?当然不是。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能开展教学工作,还要能开展其他教育工作,其中包括十分重要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并掌握的能力。这一工作如同教学工作一样需要专门的智慧。
第一章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问题
第一节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
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是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度”的产物:
奠基人是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总结当时已有的班级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明了这一学校教育组织制度。
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
从个别的、分散的教学到班级教学,不仅意味原本分散教学对象,现在组织到了一起,而且学校教育活动产生了质量的飞跃。班级并不是许多个体简单组合,他一旦建立就作为一种教育影响因素,通过班级环境对学生发生作用,班级作为一种教育组织而存在了,即成为学校一级组织的基层教育组织。
在我国班额一般以45人为宜,近年来出现了小班化教学实验,人数约在20人左右。
二、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学校班级的出现产生了对班级管理着的需要
管理总是与组织联系在一起,有组织的存在就有管理的存在;有一种需要管理的组织,就有一种组织管理;要进行一种组织管理,就必须有一种组织管理者并且要给这种管理者一个名称。最早是把班级和教师和在一起构成班级管理者这一角色的名称----“班级教师”,但因为管理的概念而将班级与“主任”联系在一起,1952年(教育部《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正式定名。
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
教育教学工作虽然与学校其他工作交织在一起,但是管理工作还是与教学工作有区别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以实现教育目标;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目标、资源的管理,活动的调度。
学校是教育机构,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要服从于一定的教育目标,因而班主任又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者角色,教师的和管理的角色有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在管理中实施教育,在教育中进行管理,由于对象是人,故这种管理应当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色彩
三、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
小学班级
小学班级是少年儿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组织(培养合格公民)
小学班级中平行的学习共产主义的少年先峰队组织(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或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小学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集体的组织着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他(她)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专门性工作具有双重性
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
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
小学班级组织特征与小学生发展特征一致
小学班级组织是有个性的组织
小学班级组织是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故需要小学生认同。
小学班级组织是以小学生共同的学习任务建立的
小学班级组织有正式的管理体系
小学班级组织由成人领导
小学班级组织有相对的独立型。
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1954年共青团中央公布《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其组织特征为: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
第二节小学班级管理
一、概念:小学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班级组织的领导。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一定的班级组织管理目标。
小学班级管理的领导特点:1、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进行组织生活学习的指导者;2、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小学年段的特点来试试组织领导。
小学班级管理的教育特点:1、以教育促进班级管理;2、注重行为管理的教育性功能。
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的特点:1、管理设计的阶段性;2、管理行为的示范性;3、管理评价的多元性。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新概念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其特点:1、是成年人领导未成年人的集体;2、班内学生一般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3、班级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