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1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1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1
二、效用最大化 1
三、劳动力市场 1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2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2
二、劳动力需求 2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3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3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3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3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3
二、工资的形式 3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4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4
二、失业及其类型 4
三、需求不足失业 4
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4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4
第二章劳动法 5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5
一、劳动法的概念 5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5
三、劳动法渊源 6
四、劳动法的体系 6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6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6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6
三、劳动法律事实 7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7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7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7
二、企业内部分析 8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9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 10
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 10
二、企业经营计划 11
第三节市场营销 12
一、市场分析 12
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13
三、市场营销策略 13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学 14
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14
一、个体差异 14
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15
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的管理 15
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16
一、工作团队的动力 16
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 17
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17
一、领导的活动与角色 17
二、领导者特质、风格及其权变因素 17
三、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 18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 18
一、心理测量原理 18
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19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9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19
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 19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9
三、人力资本理论 20
四、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21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 21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21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 21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 21
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2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2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和职能 23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技术 23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
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的属性:
1、相对性;2、绝对性3、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效用最大化
企业追求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利润=生产经营的总收入-总费用
差额正值,越大越好
差额负值,越小越好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认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①确定对象;②假设条件;③提出理论假说;④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
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②研究目的主要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1)信息障碍(2)体制障碍(3)市场缺陷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劳动者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无弹性Es=0
供给有无限弹性Es—∞
单位供给弹性Es=1
供给富有弹性Es>1
供给缺乏弹性Es<1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