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2015年教育法规学习指南.doc

格式:doc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年教育法规学习指南.doc

上传人:327062971 2015/6/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年教育法规学习指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法规》学习指南
一、名词解释部分(20题)
1、依法治教: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
2、教育法:国家机关以照法定权限的程序制定和公布所有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教育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准则,是组成教育法的“基本细胞”。
4、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缺任何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力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5、教育行政机关:依照宪法和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定的行使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行政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
6、学校: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
7、依法治校: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8、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即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门人员。
9、教师资格制度: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基本条件、资格认定、丧失和撤销的原则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程序等内容。
10、教师职务制度: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教师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
11、学生: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12、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13、教育法律救济:通过法定的程序或途径裁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纠纷,维护受损一方的合法权益,并给予法律上的补救。
14、监护: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15、民事法律关系: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16、教师申诉制度: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7、教育行政赔偿: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制度。
18、《刑法》:规范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民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权利: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填空部分(29题)
1、《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4、《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8小时,小学不超过6小时。
5、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6、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7、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8、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力和义务。
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0、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1、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14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4、《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15、《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变任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16、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项非法行为。
17、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达到在2级乙等以上标准。
18、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19、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21、《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2、教育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三大构成要素是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