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多用途码头后方作业区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年10月
一、工程概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多用途码头后方作业区工程位于徐圩港区二港池南侧东端、徐圩围堤吹填区3区西侧。本工程东侧依托在建二港池引堤工程,另新建围堤总长2621m,其中正堤长1105m,采用爆破挤淤堤,地基处理采用全爆破挤淤法,堤身采用陆抛开山石形成;1#围堤长1104m,2#围堤长412m,1#、2#围堤采用排水板+充填袋斜坡堤,地基处理采用砂被+排水板,堤身采用全充填袋棱体结构。,,。
本工程利用徐圩港区二港池5万吨级航道疏浚土直接吹填造陆,。,,吹填方量485万m3。,年货运能力600万T/年。道路面积93224m2,生产辅助综合楼面积2200m2,变电站及污水处理站面积均为150m2,门卫室面积60m2。。施工期为24个月。
图1-1 本工程与相邻工程关系示意图
图1-2 围堤工程平面布置图
本项目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中的港口用海,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用海,。
二、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结论
本工程位于徐圩港口航运区(A2-04)。本工程通过填海造地建设码头后方作业区,本工程建设可以加快码头进出港货物的流转、提升码头作业效率,为后方临港项目海运进出的原材料和产品提供短期堆存服务,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因此,本工程用海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对该海域的功能定位。
同时,项目用海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港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及《徐圩港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
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海水水质
2012年5月监测结果: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COD、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锌、铅、镉、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无机氮含量在21个站位监测值超海水二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出现在23#站位的表层样品;石油类在3个站位超出二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
%;铜在9#站位超出二类水质的标准,%,。但石油类和重金属铜均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无机氮仍有38%的站位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
2012年11月监测结果: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溶解氧、COD、铜、锌、铅、镉、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无机氮含量在23个站位监测值超海水二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出现在8#站点表层;石油类5个站位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出现在23#表层样品;活性磷酸盐含量在6个站位表层超出二类标准的要求,%,最大超标倍数()出现在26#站位的底层样品。石油类含量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无机氮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位占测站的65%,磷酸盐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位占测站的12%。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
2、沉积物质量
2012年5月监测结果:各测站表层沉积物中各评价指标的标准指数值除铬在三个站位超标(%,)外,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铅、镉、锌、汞、砷均能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第一类标准的要求,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
2012年11月监测结果: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铅、镉、锌、汞、砷均能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第一类标准的要求。铜在2个站位超标,%,;铬在4个站位超标,%,。
3、生物质量
2012年5月调查结果:所有牡蛎生物体中的汞、镉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砷、铅都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C1-牡蛎生物体中的铜、锌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C2-牡蛎生物体中的铜、锌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虾类样品各测项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规定的标准。
2012年11月调查结果:3个毛蚶样品中汞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镉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砷均符合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35
#-毛蚶铜符合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锌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另外2个样品铜、锌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35#-毛蚶铅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另外2个样品含量均符合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