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山东师范大学────.doc

格式:doc   大小:410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东师范大学────.doc

上传人:tanfengdao 2018/7/8 文件大小:4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东师范大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学校概况 - 1 -
报考须知 - 3 -
2009年招生专业目录 - 4 -
001政法学院 - 4 -
002教育学院 - 6 -
003 心理学院 - 8 -
004传播学院 - 8 -
005体育学院 - 9 -
006文学院 - 11 -
007外国语学院 - 14 -
008美术学院 - 15 -
009音乐学院 - 16 -
010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 17 -
011数学科学学院 - 18 -
012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19 -
013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20 -
014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21 -
015生命科学学院 - 23 -
01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5 -
017管理经济学院 - 26 -
018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 26 -
019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 26 -
020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27 -
021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 27 -
学校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约30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后勤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学校教学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等多次获得山东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3个学院。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53多人。另有***教育学生8130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330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等18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基地进入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工程。1个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资助实验室。编辑出版有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刊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602名,其中专任教师
1809人,教授、研究员3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4人。博士生导师108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315人,硕士学位教师812人。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