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嵌入式实验指导书.doc

格式:doc   大小:17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嵌入式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7/8 文件大小:1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嵌入式实验指导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a)将交叉编译器拷贝到/usr/local子目录
打开“我的电脑”,找到:
E:/软件/ arm-2007q3-51-arm-none-linux-gnueabi-
将其进行复制,粘贴到Linux主文件夹下的/usr/local下
b) 建立文件目录“/arm”并查看
[******@localhost~]# cd /usr/local
[******@localhost local]# mkdir arm
[******@localhost local]# ls –l
在此窗口中会显示/usr/local中的信息。会看到arm和拷贝的文件。
c) 解压
[******@localhost local]#tar xvjf arm-2007q3-51-arm-none-linux-gnueabi-i686.
-C/usr/local/arm(回车)
d) 添加环境变量
查看环境变量
[******@localhost local]# echo $PATH
添加环境变量方法:
[******@localhost local]#kwrite /root/.bashrc(回车),
在fi下一行添加
export PATH=/usr/local/arm/arm-2007q3/bin:$PATH
保存后退出,回到终端窗口“[******@localhost local]#”。下次启动系统就可以直接用这个编译器,而不需要输入绝对路径。
再次使用echo命令可以检查新的路径变量,操作步骤如下:
重启终端窗口: 点击红帽子->终端, 打开一个Linux终端:
[******@localhost ~]# echo $PATH(回车),看到添加后的路径变量。
实验四 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一、实验目的


四、实验步骤
1首先需要虚添加拟机中串口设备


设置方法:在主机Linux终端窗口,输入setup命令并回车,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防火墙配置”,回车。之后在弹出的界面中用光标移动键选择“禁用”防火墙,选择“确定”后回车,退出设置。

(1)修改主机IP地址
[******@localhost local]#ifconfig eth0 (回车)
查看IP地址
[******@localhost local]#ifconfig(回车)
(2)设置实验箱IP地址
[******@Techv_omap35xx:~]#ifconfig eth0 (回车)
查看
[******@Techv_omap35xx:~]#ifconfig(回车)
注意:实验箱IP地址的前三段和主机IP地址的前三段必须一样,最有一段可以选择和主机不同的、小于255的一个任意值。

(1)在主机linux 终端窗口
[******@localhost local]# ping (回车)
可以用Ctrl+c键去终止ping命令
(2)在实验箱终端
[******@Techv_omap35xx:~]# ping (回车),看看实验系统能否和主机连上。可以用Ctrl+c键去终止ping命令

a)设置主机Linux允许NFS服务
首先在LINUX 主机的终端上
[******@localhost local]#setup(回车)
在“系统服务“选项菜单选中[*]nfs ,[ ]iptables,(用空格键切换*和),然后按F12键退出,再选择方向键,退出setup界面
b)主机终端窗口
[******@localhost local]#kwrite /etc/exports(回车),进入令一个界面,删除第一行,输入
:(注意中间有空格)
/    (rw)
/home/nfs1 (rw)
然后,保存、退出。
c)新的设置重启NFS方法:
[******@localhost local]#/etc/ restart
终端内输出(有8个确定):
这样就一切OK了!主机linux下的NFS启动起来。
7挂接--将主机/home/nfs1目录挂接为目标板/tmp目录
⑴挂接前主机建立/home/nfs1子目录
[******@localhost /]# mkdir /home/nfs1
[******@localh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