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第十四课 打不碎的玻璃瓶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180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四课 打不碎的玻璃瓶重点.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7/8 文件大小:1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四课 打不碎的玻璃瓶重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四课   打不碎的玻璃瓶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年级:七年级汉语(上)     审定人:           备课教师:艾芸
第十四课 打不碎的玻璃瓶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自学本课的25个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签、事、膜、裂、纹、配、布、登、稀疏、韧、扎、冒、奠、掺、喜、典、敏”等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学****本课学****提示中要求掌握的“标签、薄膜、裂纹、粉碎、布满、整理、稀疏、坚韧、横七竖八、完整、检验、抹、典型、疑心、为难、溢、测定、敏锐、启迪”等常用词语,了解其意义和使用特点,能够模仿文中句型、句式造句。
2、学****本课句型,要求能结合情景使用。
3、学****本课学****提示中列出的“打个”“进行”“只要, 就”“只是”等句型句式,熟悉其中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
过程与方法:
4、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
5、通过对两位外国科学家善于发现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勤于思考和大胆试验,从而有了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的事迹的介绍,给我们展示科学家“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故事,在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享受。
个性化修改
6、引导学生自主学****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种子的萌发》,初步了解一些生物科学学****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用自己的话叙述。
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打不碎的玻璃瓶》的词语学****br/> 课时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过程与方法:2、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3、通过词语学****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课时重点:学****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课时难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常常启发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鲁班被草割伤后发明了钜子,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牛顿被苹果砸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科学家彭奈迪脱斯打碎了玻璃瓶但玻璃瓶没碎然后就发明了安全玻璃的故事。
——打不碎的玻璃瓶(齐读课题)
二、新授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小声地把课文读一遍。
要求:1、边读边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把它圈出来,做上标记。
2、想一想:课文写彭奈迪脱斯是怎样发明安全玻璃的?
三、按不同的学****方式,检查词语预****情况。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并且积极思考,初步感受文章说明内容。
三、按不同的学****方式,检查词语预****情况。
1、抽查学生的预****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
2、(板书) 词语。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
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
5、疑难生字
签、事、膜、裂、纹、配、布、登、稀疏、韧、扎、冒、奠、掺、喜、典、敏
6、疑难词语
标签、薄膜、裂纹、粉碎、布满、整理、稀疏、坚韧、横七竖八、完整、检验、抹、典型、疑心、为难、溢、测定、敏锐、启迪
7、句型学****br/>1、玻璃瓶子肯定要打个粉碎。
(1)大家听了,高兴得笑个不停。
(2)他一进来就说个不停。
2、他把那个瓶子拿来仔细地进行检查。
(1)昨天发生的事情,学校还没有进行调查。
四、检查步骤
1、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
2、做练****一至四题。
3、造句练****分小组用学****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
4、在小组中讨论不懂、不会运用的词语,由小组成员集体考虑如何运用,如有困难,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5、各组挑出几个自己认为较难的词语让其他组造句,看哪个组用疑难词语造句又多又好。
五、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