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有效教学,真功该花在何处.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效教学,真功该花在何处.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9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效教学,真功该花在何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效教学,真功该花在何处
在当今的教学生态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内功的比拼和效益的竞争,那种拼时间、拼消耗的死揪蛮干型的原始粗放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唯有高擎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旗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有效教学,强调的是“四有”,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用。
笔者认为它应当包括这样四点教学理念:
(1)教学占的时间不在过长,而在单位时间内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都能尽力体现出实实在在;
(2)教学的内容不在过深,而在教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准。
(3)学生的作业量不在过多,而在这些作业是否经过筛选组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4)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在过重,而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保持及保持的程度。
归结为两句话:只有教师重负荷,学生才能轻负担;只有教师付出真功,才能呈现有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那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目标呢?关键是要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这三个微观环节上尽量做到精致。
一、关于备课
结合相关研究文章的阅读和自己的思考,建议广大教师在备课问题上应追求这样几方面的基本定位。
。有不少老师对离开教学参考资料去独立备课,颇感为难;他们参加教学比武活动,在限定时间内所撰写的教案因其不得要领而往往难以脱颖而出,这主要是缘于这些老师平时没有养成研究文本的意识和习惯。
备课的基础是对教材的解读,教师要潜心研究文本,分析教材,做教材的知音。
要达到以下三个境界(类似佛教悟禅的三重境界):
一是进入文本山是山,水是水,其基本要求是谙熟教材内容。要抛开那些教参资料,潜心研读教材文本,形成自已对教材、对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二是跳出文本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其基本要求是探寻文本的相互联系。包括从教材中跳出来,从整单元、全册、整年段的宽广背景中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努力有新的发现。这是一个修炼的阶段,一种提升的过程;
三是回到文本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其基本特征是达到“原来如此”的悟境。有了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文本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及更具高度的把握。
。笔者认为,“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它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一定要根据具体学情去确定教学目标。
而每个教学目标又分解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目标;
第二层次是中等学生必须达到、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
第三层次是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所谓目标要贴近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国外大凡知名企业都有企业流程管理效率标准;当然,在流程意识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因程式化而相对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同时,不同学科的流程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大可千篇一律。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备课、上课时有没有流程意识或板块意识,反映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定位和追求,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青年教师。
有的地区、学校的数学教学提出“激趣导入”、“有效新授”、“梯度练习”、“课堂作业”的四板块一体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实效明显提高。
“课后备课”。这主要针对于有志于教学研究的广大教师。“课后备课”或称撰写教后反思,一般可以从学生学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效果两个方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