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欧洲:携手治霾.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欧洲:携手治霾.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6/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欧洲:携手治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欧洲:携手治霾
马斯河发源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上的马恩省朗格勒高原,流经比利时,最终在荷兰注入北海,全长925公里,是欧洲最主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北欧一体化的象征。因此,1930年冬发生的马斯河谷烟雾污染事件,造成了重大的公害影响,也开启了欧洲共同制定治理污染立法的序幕。
一周内60余人死亡
这一年11月1日,比利时境内出现浓雾天气。绵延15英里的马斯河谷地区出现了逆温现象――本应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气温出现了升高,阻碍了空气的上升运动,使得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杂质和废气停留原处。更可怕的是,在这15英里的河谷旁,耸立着四座炼焦炉、三座炼钢厂、四家琉璃厂和三座锌熔炼炉……河谷被90多米高的山峰围绕,这些山峰要比化工厂的位置高出30米。面对逆温现象,工厂没有停止运营,浓烟从烟囱中不断冒出,河谷很快就被刺鼻的化工废气包围。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惯了工业废气的味道,但随着烟雾天气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感到不适――咽喉疼痛、眼酸流泪、呼吸短促、咳嗽胸闷、恶心呕吐。浓雾弥漫的第三天开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患呼吸道疾病。第五天浓雾逐渐散去后,共有65人在这次事件中丧生,其中大多居住在河谷东岸。虽然死者中大多数是本身患有呼吸道或心脏疾病的老人,但健康的青壮年也深受其害,根据当时的相关报道,曾有患病数小时后便宣布死亡的病例。大量的鸟类、老鼠和牛羊也在烟雾事件中丧生。11月6日,烟雾散去之后,人们的健康逐渐恢复,死亡也戏剧般地戛然而止。据统计,因为烟雾事件,。
事件发生以后,虽然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调查,但一时不能确证致害物质。有人认为是***化物,有人认为是硫的氧化物,纷纷扬扬其说不一。以后,又对当地排入大气的各种气体和烟雾进行了研究分析,排除了***化物致毒的可能性。有研究认为,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气体和三氧化硫烟雾的混合物是主要的致害物质。据推测,事件发生时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近地表层积累。
据比利时环境研究者费克特博士在1931年对这一事件所写的报告,推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约为25毫克/立方米~100毫克/立方米(9微克~37微克)。空气中存在的氧化氮和金属氧化物微粒等污染物会加速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转化,加剧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而且一般认为是具有生理惰性的烟雾,通过把刺激性气体带进肺部深处,也起了一定的致病作用。
此外,在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中,地形和气候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地形上看,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使得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在河谷地区的大气中积累到有毒级的浓度。该地区过去有过类似的气候反常变化,但为时都很短,后果不严重。如1911年的发病情况和这次相似,但没有造成死亡。所幸的是,马斯河谷居住人口并不密集。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有人指出:“如果这一现象在伦敦发生,伦敦公务局可能要对3200人的突然死亡负责。
”这话不幸言中。22年后,伦敦果然发生了4000人死亡的严重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作为20世纪首例有据可查的环境公害事件,对于治霾行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空气污染和恶劣天气在峡谷中的狭路相逢,这也是首次有科学证据表明,空气污染能导致疾病和死亡。”比利时跨区环境合作署菲利普?梅茨博士称。在他看来,造成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的元凶可能就是空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