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秦朝统一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朝统一教案.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7/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朝统一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秦朝的统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秦灭六秦统一中国的时间,知道秦朝的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3、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分析统一的意义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2、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展示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统一乃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学生讨论及思考统一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统一的重要作用,及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
2、通过了解郡县制的来龙去脉、历史作用及其对当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加深对制度文明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秦的统一及其意义;
2、秦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皇帝制度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如何一分为二地认识中央集权。
课型:新课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外阅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在预备铃拉响之后,向学生播放《秦王扫六合》的歌曲,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即歌曲的歌词,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扫六合”的气氛,产生学习的注意力及好奇心,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上课铃拉响之后,起立,进入新课。)(2分钟)
导入新课:(1分钟)
刚才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那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课件显示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编、导及演出了一幕幕宏伟的、并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他的伟绩。
即第11课——《秦朝的统一》。
(课件显示课本标题;第11课、秦朝的统一)。
学习新课:
我们这节课的标题是“秦朝的统一”,那么我们就要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
(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
好,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6分钟)
(课件显示)
材料一战国时,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二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之战后六国在军事上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川教版教材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分析出秦统一天下的条件。
1、顺天应人战乱中的人民渴望统一
2 、物质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之战使东方六国无力抗秦了
4、人才及策略重用蒙恬李斯等能人
使用远交近攻等策略
根据时间情况,可以简略讲解
首先从秦国来看,商鞅变法是重点,它奠定了秦国雄厚实力的基础。变法后的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力量都得到了发展,从而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同时,秦国使用了正确的外交策略,在以前“连横”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远交近攻”的策略,即先打败及削弱靠它最近的国家,如韩国、魏国,而暂时对东部较远国家姿态友好,并用大量金钱财宝贿赂其豪臣,从内部对它们以瓦解。
其次,从六国及社会发展来看,六个国家不团结,被秦国各个击破。而在七雄争夺土地、人口的漫天战争中,人民忍受的是难以言说的痛苦和灾难。因此,渴望和平、统一,结束分裂、割据是人民的心声,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那么,毫无疑问,灭六国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秦国的肩上。而此时,秦国的国君——嬴政确实能肩负历史重任的一代英雄。
课件显示嬴政画像(简要讲解嬴政事迹)
嬴政,姓嬴名政。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 22岁亲政后,任用李斯、王翦等能人继续沿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另一方面,以非凡的气魄,大刀阔斧地进行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即嬴政29岁那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他39岁那年结束,他用了仅仅十年的时间便将六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下面我们就看看他完成统一的这个过程。
2、过程(课件显示)
通过刚才我们对他们“远交近攻”策略的了解,大家想想,秦国将首先灭掉哪个国家?……是的,离它最近、实力又较小的韩国。
(在学生回答时,点击课件显示《战国形势图》,并按顺序删除六国的名称及时间,最后用散开式放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