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杨氏之子.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氏之子.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7/1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氏之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元的文章。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本文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引领孩子走进这个故事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文言文读准、读顺、读懂、读好,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难点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我主要采用讲读的方式,想象孔君平和杨氏子的心理活动,进而感受语言的精妙。
二、教学目标
组元训练点:
    阅读本组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准备:学****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
谈话导入解题答疑3
课前3分钟说话
我们每天都用语言进行交流,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今天学****杨氏之子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检测出度情况:
师: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难读,难懂,)
    1、屏幕出示:梁国(liáng)聪惠(huì)造诣(yì)
乃至(nǎi) 名曰(yuē) 家禽 qín
为 wèi 应 yìng
    2、指导生字惠禽
3、指导学生读通以下句子:
①“孔君平/诣/其父”
②“孔/指以示儿/曰”
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生练读。
4、指读、齐读。
5、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
生:“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
6、师:你说的“很”“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
7、指名读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