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连续折叠中的空间趣味.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连续折叠中的空间趣味.doc

上传人:mfhrekp299 2015/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连续折叠中的空间趣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连续折叠中的空间趣味
摘要:“岸”会所是标准营造连续折叠处理手法的代表作之一,其折叠的墙体和隔墙成就了房间、院落、中庭、水体、天桥、步石穿插的韵律空间,打造出动人的空间序列。在力求创新的同时,对苏州园林的传统趣味也有所继承。
关键词:“岸”会所;标准营造;连续折叠;空问移步换景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132-03
1、引言
标准营造是当下炙手可热的青年建筑团体。他们以文化设计为己任****惯从建筑的文化性出发,企图用自己的一套“非标准”体系来面对当下许多不加思考、盲目嵌套的传统建筑潮流,致力于对建筑材质、形式以及空间的一系列探索,而“标准营造”这四个字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希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思考传统建筑的意义,如何挑战现实,做出传承。
标准营造以追求材质的亲地域和空间的动人为目的。在空间处理手法上,连续折叠一直是标准营造惯用的手法之一,武夷小学礼堂、,他们不断地尝试用简单的折叠手法创造出不同面域的功能盒子,再利用盒子的错动或墙体的分隔来打造丰富的空间。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的
“岸”会所将这一折叠的理念运用到了极致,并在空间层次的丰富度上有新的突破。
2、建筑方案解读
“本岸社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而“岸”会所则位于社区的北届,既为社区的门户所在,也是社区私宅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过渡媒介。会所自南施街沿琼姬路东向绵延五百余米。在一片树影中可隐隐看见一片时断时续的白色墙面。走近建筑,可见一片粼粼的水面,白墙树影倒映其间,影光浮动,别有一番苏州院景的风味。
建筑理念解读
很多人形容“岸”会所为既节制又抒情的建筑。因为该建筑选址既位于金鸡湖畔的工业园区,又隶属于苏州,标准营造注重寻求建筑的文化性,怎样使建筑能够既通属于冰冷的工业地块,同时又不失苏州本土的空间趣味,是本次设计的难点。
标准营造一直力求打造出动人的空间体验,现在太多的建筑想去迎合大众的感官,力求通过建筑形式的夸张扭曲来吸引眼球,但标准营造他们一直比较关注的是,建筑在打动人的感官和身体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同时打动人的思想和精神层面。而“岸”会所对于这一理念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建筑形体解读
从形体演变上看,标准营造是先用一面长500余米,高9米的白墙连续折叠27次,分隔出不同面域大小、南北走向的13个盒子空间,再将这27面墙进行倾斜、转角,最后在东西向加入四片互成角度的纵横分隔墙,来得到整个建筑实体的。
从围和关系上看,这并排排放的13个盒子,塑造了两个层次的空间关系。第一级层次,是由最北段的虚空间引入的半包围的大庭院和13个互为背向关系的功能盒子。而第二级层次则是由南北向的四面隔墙在13个盒子中划分出的大小不等的方盒空间。这些方盒有些封闭成为使用房间,有些打通成为中庭,有些闭合成为庭院,每个开间都为不规则的瓶口状,开间与开间相互咬合形成内宽外窄的内向空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
单面墙体的连续折叠其实是最简单的建筑处理手法,然而标准营造却用最单纯的手法,打造出了最复杂的空间层次,在平中求奇。
建筑空间解读
苏州的当代建筑多有沉重有余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