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疗管理制度
一、院级委员会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1、任务
医疗质量是指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的医疗服务质量。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核心。质量管理就是要确定质量标准和开展质量控制,对质量要素进行定量化的管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要通过质量管理不断地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对可操作进行质量管理指标的定期检查,不断地促进和提高质量,不断地改善和加强医疗服务。
2、医院设置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主管全院医疗质量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
主任:院长
副主任: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
委员:妇科、泌尿外科、骨科、内科、外科、中医科、放射科、检验科、设备科各科主任和护士长。
3、职责
(1) 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全面负责,组成并负责该委员会的工作;
(2) 各委员要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完成自己所属的质控管理工作;
(3) 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和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分别由医务科和护理部负责人担任组长,设置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4) 医疗、护理质控小组要认真执行质量管理指标,并负责实施和检查落实,每月进行一次下属科室的质量工作检查、考核。做好检查结果的记录、分析、统计、材料汇总工作,同时监督科室质量检查工作完成情况;
(5) 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质控会,由医务科、护理部汇报各自质量管理情况,反馈质量检查结果,提出奖惩意见,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改善质量管理。
4、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我院医疗、医技、护理、院感等各项工作实行质量管理,为保障质量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及不断地促进各项工作的水平,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1) 以上级卫生部门下达的各项管理指标为依据,结合医、技、护、院感等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确定我院质量管理的量化指标,并予以实施;
(2) 质量管理以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院办(信息科、科教科)等职能科室为管理龙头,实施各项质量管理;
(3) 各部门制定业务管理的质量指标,并予以量化,由院、科两级分别掌握进行自查或检查;
(4) 质量检查均应达到本部门及本科所要求质量管理指标的要求,达到总分90%以上视为质量达标;
(5) 质量管理情况每月由各业务职能部门在质控会上进行反馈,并要求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6)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惩条例,根据质量考核情况实施奖惩;
(7) 针对整体不达标的科室或个别科室、个别人在个别指标上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可将问题提请到院质控会上进行讨论及处理。
二、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
1、任务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医患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强对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处理工作,同时制定合理措施,防范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疗工作健康的发展。
2、医院设置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主管全院医疗安全工作。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
主任:院长
副主任: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
委员:院办主任、妇科、泌尿外科、骨科、内科、外科、中医科、放射科、检验科、设备科各科主任。
3、职责
(1) 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全面负责,并负责该委员会的工作;
(2) 委员会由医务科、护理部等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工作;
(3)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防范措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 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本着尊重患者及家属,爱护医院和职工的态度,认真负责地按制度、法规办事;
(5) 按时参加会议,认真参加讨论,发表意见,敢于坚持原则,努力解决存在问题;
(6) 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差错、事故,有关人员要进行详细的了解、核实,充分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充分组织有关材料,适时召开会议,讨论并采取相应措施,初步分析判断责任和技术过失,依法妥善处理;
(7) 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对于发生严重的医疗安全事件,可临时召开会议研究处理;
(8) 委员会由医务科负责日常工作,负责资料的保管;
(9) 委员会所有成员要做好有关的保密工作。
4、医务科职责
医务科主要负责处理医疗纠纷、一般差错的日常接待和善后工作。
负责收集有关纠纷、差错、事故的有关资料、登记、记录归档。
负责协调、通知召开相关会议的时间和内容。
负责办理医疗纠纷、差错、事故鉴定申请的有关手续。
负责相关会议的会议记录和起草鉴定书。
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发送医疗纠纷、差错、事故鉴定书。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1、任务
坚持执行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