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的条件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
-、人际吸引的条件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怎样才能被人接纳和喜爱,这是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在少数时候把喜欢的情感投向自己认同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之外,更多时候都把这种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伙伴。
很自然,能够相互接触,彼此之间存在交往的可能性,就成为人际吸引的前提条件。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图解
人际关系状态
相互作用水平
零接触
单向注意
 
双向注意
表面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低
高
图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也就是都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对他们起支持作用。
⑴才能
@人对于有能力的人的态度常常出人意料。表面上,似乎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力越高,越是完善,就越是受到欢迎。
@但是研究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为什么?
@因为人对于别人有着两种不同的需要:一是人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很好的才能,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交往背景;二是如果别人超凡的才能使人们可望不可及,则人们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因此,当一个榜样被描绘成在才能和人格完善上都达到了普通人不可企及的地步时,人们就只好敬而远之了。
⑵外貌吸引力
①外貌与交往
@西格尔等人的实验:让公认漂亮女性给男被试个性特点做心理评价,最终的评价有肯定与否定之分。这样,实验就有四种情况:漂亮-肯定、漂亮-否定、不漂亮-肯定、不漂亮-否定。
@实验结果表明,男被试对不漂亮女性的评价结果不太看重,他们事后对实验助手的喜欢水平也是中等;但他们对漂亮女性的评价结果则非常看重。在得到肯定的情况下,他们对女性评价者的喜爱水平在四种情况下最高;而当得到否定的情况下,他们则对女性评价者的喜欢水平在四种情况中最低。但他们在研究者询问是否继续参加研究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愿意再与漂亮女评价者发生交往。
②外貌辐射效应
外貌魅力使人们认为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倾向性。
⑶个性品质(见图)
⑴相似
@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大量研究发现,在所有特征中,态度或观点的共同具有特殊作用。
@伯恩(D·Byrne, 1971)所做的研究“吸引的范例”中发现,在人们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观点是否一致高度决定人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效应。
①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兴趣;②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身地;③共同的民族、文化、宗教、背景;④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⑤共同的身体特征(身高、体重)、居住地等。
⑵互补
研究表明:①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会增加。例如,虐待倾向-受虐倾向;支配型丈夫-依赖型妻子;主动型女性-被动型男性等等。②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补,而是补偿作用。如,一个人看重学历而自己又失去拿高学历的机会,因而尤其看重高学历的朋友,这就属于这种情况。
最积极品质
中间品质
最消极品质
真诚
诚实
理解
忠诚
真实
可信
智慧
可信赖
有思想
体贴
热情
善良
友好
快乐
不自私
幽默
负责
开朗
信任
固执
刻板
大胆
谨慎
易激动
文静
冲动
好斗
腼腆
易动情
羞怯
天真
不明朗
好动
空想
追求物欲
反叛
孤独
依赖别人
古怪
不友好
敌意
饶舌
自私
粗鲁
自负
贪婪
不真诚
不善良
不可信
恶毒
虚假
令人讨厌
不老实
冷酷
邪恶
装假
说谎
表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性品质
☆箭头表示受人欢迎的程度逐渐递减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影响的性质与大小,取决于一种人际关系自身的特点及其对于个人的意义。
⑴长期与短期人际关系的不同作用
长期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雇主与雇员关系等)与人们的社会角色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关系涉及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关系双方从社会角色上与情感上都相互依赖,因此关系性质对双方的影响持久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