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对比.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对比.doc

上传人:allap 2018/7/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对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对比
茶是中华文明最具精髓、最具权威、最具价值的部分。100多年前,中国茶叶曾经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和瓷器、丝绸等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的各大名茶更是蜚声海外,誉满天下。然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在总量上,或在单品上都超过了中国。
在学习我国茶文化的同时,作为一名日语系的学生,也需对日本的茶道有一定了解。因此便以学习茶文化为契机,在两国文化的层面上简单地研究一下本国与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日本,约在汉代就开始了。唐代的遣唐使多是日本的僧人,高僧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学习,回日本时带回茶籽种于日本滋贺县。后来再经几次的传入与演变,而发展成如今的日本茶道。在这一文化传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侣们。他们去中国学习佛教,同时将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带了回去。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于茶礼。由此,日本茶文化自开初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的初期,饮茶活动是以寺院、僧侣为中心展开的。由此可见,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
了解了茶是如何传入了日本,下面我想针对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等得不同,来进行一下比较。
首先比较的是品茶的整体环境。中国品茶的地方有茶馆、茶轩之类,这些地方有的会有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表现,并且也注重整体美感,但相对来说人比较多。还有大部分的人喜欢在自己家里品茶。
而日本品茶基本场所是茶室,茶室是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半(塌塌米)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的茶室称作“广间”,小于四叠半的则称作“小间”。水屋是位于茶室旁的空间,用来准备及清洗茶道具。进入茶室,通常会看到一些有名的字画,或是美丽的插花。这时,客人不能直接走进坐下,而是应该先鉴赏一下字画以及插花,以示对主人的品味的肯定。随后进入后就坐时,普通客人与贵宾所做的位置也不一样。主人也是从与客人不一样的门口进入茶室的。顺带一提,茶室的整体布置通常体现“和”的感觉,强调整体和谐的布置与重视美感。
在广外也有一个那样的茶室,是由日本空运过来的,特定日子也对外开放,让有兴趣的大学生去参观。
其次,我们对比一下中日品茶时的礼仪与服装。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泡茶者的动作优美、流畅,以及如行云流水般的气质。女子的服装通常是旗袍较为应景。当然也有不拘小节的泡茶方式,比较适合在自己家里品味。
而日本的茶道中,只要进入茶室不论男女都必须穿和服,这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鉴于现在多有外国人参观茶室,这种观点对于外国人来说不太严格,但是在传统日本人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礼仪就更不用说,是必须中规中矩,按部就班,错一步都会贻笑大方。品茶的过程美则美矣,但因历时长,不少去过日本茶室的外国人,由于经不住那里的跪坐式,出茶室的时候都会站不起来。
随后,我们对比一下中国茶叶与日本茶叶的不同。
中国的茶叶品种应有尽有,举不胜举,而大多数都是保留其“叶”的形态的。如此我们泡茶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炒干得茶叶在吸收水分的时候,在茶杯中尽情舒展的姿态,从而达到品茶的效果。
而日本的茶,基本都是保留着以前从中国传过去的时候的“碾茶”的形式,因此需要将茶叶碾碎在放入茶碗中加入适当的水,再以茶具将茶粉与水混合均匀。现在有的茶室会省略碾茶的工序,而是直接采购市面上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