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本科使用)
1、说明部分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有关行业会计制度,结合会计改革的实践,从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外币业务、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财务报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工业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工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 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的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概述、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负债、所得税、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外币业务与折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及财务报告分析等,以上内容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教学时数】 72学时
【教学方式】
1、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每章的知识结构、知识点及其重点、难点进行讲授,而对于会计学界有争议的部分以及国内、国际在核算上有差异的部分可组织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讲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案例,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即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会计操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方式。将设问答疑常贯穿与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与会计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可让学生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撰写等工作;也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本文部分
第一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作用及其概念框架;掌握会计规范包括的内容,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以前所学重要理论加以复习,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环境与财务会计
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2、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3、财务会计的作用。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第四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第五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
第六节:会计规范
1、会计法;
2、会计准则;
3、会计制度;
4、信息披露要求。
【考核要求】
一、识记:财务会计是主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有可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二、领会:
1、财务会计的作用;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4、会计规范的不同作用。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二章:现金及应收款项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的性质及范围;
2、现金的内部控制:(1)现金收入的内部控制(2)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3)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
3、零用现金制度:(1)定额零用现金的建立(2)定额零用现金的运用与报销(3)零用现金的收回和定额的调整;
4、银行转账结算的方式及其核算方法;
5、银行存款余额的调节:(1)银行存款余额差异的原因(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6、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的确认:(1)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确认(2)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
2、坏账的核算
第三节: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的种类;
2、应收票据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3、应收票据的贴现。
第四节: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1、预付账款的核算;
2、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货币资金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2、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3、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向顾客收取款项的权利。
4、商业折扣是指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时,从价目单的报价中扣减部分款项,以扣减后的金额作为发票价格。
5、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在一定期限内尽早偿还货款而从发票价格中让渡给顾客的一定款项。
6、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