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输血科相关管理制度1.doc

格式:doc   大小:15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输血科相关管理制度1.doc

上传人:54156456 2018/7/12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输血科相关管理制度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输血科相关管理制度
一、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避免由于一次性医用物品使用后流失到社会上造成环境污染及传染病传播,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关于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临床管理的通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制订本制度,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使用管理:
、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科。
(二)回收管理:
、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分类放入含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专用包装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内。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截留或重复使用,杜绝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流入社会危害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附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种类?
输血器血液回收器
注射器采血针头
采血吸管手套


输血袋玻片


其他应列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产品
二、医务人员发生经血液或其它体液传播性
疾病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工作制度
(一)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性疾病,使医务人员在发生暴露后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要求,制定本工作制度。
,包括两种情况:(1)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血液或体液;(2)被污染的针或其它锐器刺/割伤皮肤或粘膜。
,主要对四种病原体的暴露进行监测:HBV、HCV、HIV、梅毒螺旋体。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建议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遵守各种操作规程。
,应按“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后的处理流程表”进行伤口的处理,并逐级报告以及填写“职工职业暴露事件报告表”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应查验暴露源的状况,应对暴露源(病人)进行必要的无关联检测,同时应在伤口处理完毕后立即抽自身血备查(在预防药物应用前),12小时内送检。
,应根据暴露源的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血清学的追踪与随访:(1)暴露源为以下其中一项或多项阳性:HBsAg、HCVAb、HIVAb、梅毒病人,暴露后均应进行相应的血清学追踪。(2)如暴露源状况不明或HCVAb、HIVAb阴性、非梅毒病人,只需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理,不进行血清学追踪;不管暴露源HBsAg阳性或阴性,暴露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必进行血清学追踪。
,向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工作小组报告并接受小组的咨询、追踪和随访,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有关的检测和预防费用的处理:
(1)涉及暴露源(病人)的无关联检测:由发生暴露的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在检验申请单上签字并加盖医院感染管理科印章后送临床实验中心检验,同时报医务科备案。
(2)暴露者的检测:由发生暴露的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在检验申请单上共同签字后送临床实验中心检验,并报医务部备案。如抗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须作确证试验,由暴露者先交钱,凭发票报销,发票须经暴露者所在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和医务科长共同签字认可。
(3)暴露者预防用药费用的处理:根据暴露源和暴露者的血清学状况,并经有关专家评估,确有必要使用药物预防如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或抗HIV的药物,由暴露者先自行交钱用药,凭购药发票报销,发票须经暴露者所在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和医务科长共同签字认可。
、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关节腔滑液、***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后的处理流程表
锐器伤后
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与血液或体液接触后
¯ 即时行动
¯
肥皂流动水清洗、75%酒精消毒皮肤伤处
肥皂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向病房/部门负责人报告
伤口处理(需缝合者)
替暴露源检验有关病毒或其它血清标志物
¯
到急诊科或在本科室
暴露者伤口处理后抽血备查(12小时内送检)
填写“职业暴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