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
“道德讲堂”规章制度
二0 一三年三月十日
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特制定本制度。
一、“道德讲堂”由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道德讲堂”要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的统一部署,根据县教育局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听取宣讲员意见,认真制定方案计划。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月开讲制度,要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精心策划讲堂内容、形式,及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收集归类入档。
四、“道德讲堂”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原则,及时做好广大师生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宣讲员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
五、“道德讲堂”要为宣讲员提供条件,确保宣讲员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精心评课。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全体师生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堂课。
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活动流程
“道德讲堂”活动贯穿“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五个基本环节,整个过程注重仪式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使讲堂更加生动饱满,富有感染力。
一、“唱一首歌曲”(唱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公民道德歌曲或爱国歌曲。
二、“讲一个故事”(学模范):采用视频短片、曲艺展示、文体表演或者模范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讲述一个道德故事、一段道德模范事迹或身边好人的善行善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
三、“谈一点感想”(谈感悟):组织参加讲堂的师生围绕讲堂内容讲述感受,感悟道德力量,提升道德境界。
四、“诵一段经典”(诵经典):组织大家诵读或者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一段道德经典篇章、现代美文、文明礼仪(如市民守则)或城市精神(如“新青海精神”、“西宁精神”)等,启发道德心。
五、“送一份吉祥”(送吉祥):活动结束前,给参与者每人一句吉祥语。
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班级“道德讲堂”活动流程
学生“道德讲堂”每月一次,由学校道德讲堂宣讲团成员、学生中的道德模范主讲。各班利用班会时间或其他时间组织,由学生处做出相关具体安排。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要注意收集活动相关文字材料及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体现活动成效。
一、我选——以年级为单位,学生自主评选“道德模范星”,整理相关事迹材料,不断充实道德宣讲内容。
二、我听——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一系列阵地,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聆听道德故事宣讲活动。
三、我讲——动员每一个学生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宣传教育阵地为大家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并根据道德讲堂的主题内容。
四、我议——听完道德故事后,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五、我唱——每月学唱一首道德、文明方面的歌曲或学习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等;集中组织“道德歌曲大家唱”、“经典诵读”等活动。
六、我行——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
“道德讲堂”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活动,重视广大师生在“道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