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摘要:会计核算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决定着一个企业会计信息的实效性,科学的选择核算方法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因为核算方法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程,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结果都要以核算为基础,如果在方法选择上有欠得当,那么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将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分别如何正确选择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
确认是整个会计核算程序的第一道关口,它会同时用数字和文字对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取得和发生进行动态记录,因此在确认的过程中要以一定的标准对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衡量,从而保证所选核算方法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有用。
数据筛选标准的选择
筛选是为了保证所有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都是在真实、有效的。所以数据筛选标准要具备如下特征:可确定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数据定性标准的选择
会计核算要对数据从时间和“身份”两个方面进行定性。其中时间确认是指确定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是否发生在本期。数据的“身份”关系着其以哪种要素形式进入到会计核算系统之中。即对数据进行界定和归类。
最为财务会计运行的核心部分,会计计量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关键环节。该环节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对计量属性的选择有以下五种情况,企业可视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选择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就是企业交易的实际
历史成本就是企业交易发生的实际成本,客观、可靠且便于查核,所以应当作为会计要素计量的基础。虽然历史成本是对原始交易价格的反映,比较可靠,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和商品价格在不断发生变化,历史成本就会失去与现实成本的可比性,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在逻辑上就会失去统一性,持有收益和经营业绩就很难界定,对负债和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就会出现失误,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将无法反映。因此,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这同时也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补充。
选择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
以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可以有效避免价格变动导致收益虚增。可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但是重置资本的确定很困难,既不能与原有资本保持吻合,也不能消除货币购买能力增加对成本造成的影响,也无法以持有资本实现资本保值。
选择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属性
以现行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属性,既可以满足决策的要求,也可以让费用分摊的更加客观,是对企业财务应变能力的反映。但是该计量属性着重于现有价值的反映,对预期使用的资产价值和一些不可变现的资产价值无法给出明确的反映,这种使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的假设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前提,有悖于会计核算的基础。
选择可变现净值作为计量属性
可变现净值是对企业资产预期变现能力的反映,体现了会计准则中的稳健性原则。虽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但并不是所有资产都适用的,例如无形资产,其可变现能力很那确定。
选择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计量属性
以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计量属性的好处是对货币的时间价值作出了充分考虑,最
能体现政策相关性的要求,但是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无法满足决策可靠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