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2010年10月25日
什么是交通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交通事故”的定义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其中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理。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道路上和车辆有关的造成损害后果的事件都是交通事故,但利用交通工具作案或者因当事人主观故意造成的事故不属于交通事故,例如:利用交通工具杀人或者“碰瓷”案件都不属于交通事故,应当属于刑事案件或者其他治安案件。
交通事故发生时注意事项:
1、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应对,切忌慌乱。
2、两腿尽量伸直,两脚踏实,双臂护胸,手抱头,身体后倾。
3、迎面碰撞时,如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机一侧,司机应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伸直,两脚踏实,身体后倾,保持平衡。
4、迎面碰撞时,如碰撞的主要方位临近司机座位或者撞击力度较大,司机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
5、若随惯性飞出,则抱头缩身。如果意外事件发生得特别突然,或者事故已经发生,身体已随惯性飞出,那么就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减轻头部、胸部受到的冲击,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减少遭受致命伤害。
6、若躲避不及,则侧身跳跃,如果乘坐的汽车不幸翻倒,这时,切忌不要死抓住车内任何部位,只有抱头缩身,才是上策。
车辆失火后的注意事项:
司机应立即将车辆熄火。
如因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可用车上锤子敲坏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后逃生。
车上人员身上着火时,应先离开车子,然后向水源处滚动,边滚边脱去身上的衣服。
车子若发生小火,可控制,则应立即拿车上灭火器灭火。
若火势太大,不可控制,则应立即疏散车上及周围人群,马上报警求助。
车辆落水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平稳住心理,告诉车上的乘客不要慌张,做好深呼吸。
当车辆失控即将发生碰撞或坠落时,首先要利用四周条件,设法把自己固定在车厢的某个位置上,避免被甩出车外或在车厢内翻滚。最好是选择侧身坐,尽量避免头部、胸部直接遭受碰撞。
注意在车落水后,要马上打开电子锁,以备失灵,要用手动方式打开电子锁,即把插销用手拔开。
当水淹过脖子时,表示车厢内外的压力大致相等,这时可深吸一口气,沉入水中打开门窗浮出水面。
如果有条件,可找大塑料袋套在头上,脖子匝紧,(留神,别先把自己憋死!)塑料袋内的空气可以够你上浮的氧气。
少年儿童最好紧紧拉着大人的手一同浮出水面,当身体向上浮升时,要缓慢升起,避免强行憋气导致肺部受损。
车辆抛锚后的注意事项:
将车移到公路右侧允许停车的地带。
在公路的来车方向距故障车50米至100米处摆放一个故障车警示牌。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则至少应距离150米。
如果你没有警示牌,可打开车辆的行李厢及发动机盖代替,同时亮起危险信号灯。
耐心等待,向警方或朋友请求帮助。
发生交通事故后伤员自救、急救知识:
1、抢救伤员时,应先救命,后治伤。
2、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正确的方法是:设法移动车辆,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搬掉货物。
3、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设法将其从车内移出,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4、遇重、特大事故有众多伤员需送往医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应首先送往医院。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侧俯卧的方式。救助休克伤员时,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如遇伤员无呼吸时,应立即对伤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止血。在紧急情况下急救伤员时,须先用压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他止血法。
6、伤员较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阻断动脉运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7、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颈部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