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6
文档名称:

通信原理课件PPT教学课件-第3章 信道与噪声.ppt

格式:ppt   页数:1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信原理课件PPT教学课件-第3章 信道与噪声.ppt

上传人:3346389411 2012/11/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信原理课件PPT教学课件-第3章 信道与噪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道定义与数学模型
恒参信道及其传输特性
随参信道及其传输特性
分集接收技术
加性噪声
信道容量的概念
第 3 章信道与噪声
返回主目录
第 3 章信道与噪声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根据信道的定义,如果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这种信道称为狭义信道; 如果信道不仅是传输媒质,而且包括通信系统中的一些转换装置,这种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的特性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线信道包括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散射及移动无线电信道等。狭义信道是广义信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信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狭义信道的特性。因此,在研究信道的一般特性时, “传输媒质”仍是讨论的重点。今后,为了叙述方便,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广义信道除了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通信系统有关的变换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是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等。这相当于在狭义信道的基础上, 扩大了信道的范围。它的引入主要是从研究信息传输的角度出发,使通信系统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比较方便。广义信道按照它包括的功能,可以分为调制信道、编码信道等。
信道的一般组成如图 3 - 1 所示。所谓调制信道是指图 3 - 1中从调制器的输出端到解调器的输入端所包含的发转换装置、媒质和收转换装置三部分。当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时,我们所关心的是调制器输出的信号形式、解调器输入端信号与噪声的最终特性,而并不关心信号的中间变换过程。因此,定义调制信道对于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是方便和恰当的。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 如果研究编码与译码问题时采用编码信道,会使问题的分析更容易。
图 3 –1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如果研究编码与译码问题时采用编码信道,会使问题的分析更容易。
所谓编码信道是指图 3 - 1 中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即编码信道包括调制器、调制信道和解调器。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是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广义信道,如果研究的对象和关心的问题不同,还可以定义其他形式的广义信道。

信道的数学模型用来表征实际物理信道的特性,它对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是十分方便的。下面我们简要描述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这两种广义信道的数学模型。
1. 调制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是为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所建立的一种广义信道,它所关心的是调制信道输入信号形式和已调信号通过调制信道后的最终结果,对于调制信道内部的变换过程并不关心。因此,调制信道可以用具有一定输入、输出关系的方框来表示。通过对调制信道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具有如下共性: 
(1)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2)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 即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3) 信号通过信道具有固定的或时变的延迟时间; 
(4) 信号通过信道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 
(5)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 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输出(噪声)。
根据以上几条性质,调制信道可以用一个二端口(或多端口)线性时变网络来表示,这个网络便称为调制信道模型, 如图 3 - 2 所示。
二端口的调制信道模型, 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有
r(t)=so(t)+n(t)=f[si(t)]+n(t) ( - 1)

图 3 – 2 调制信道模型
式中,si(t)为输入的已调信号;so(t)为调制信道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输出波形;n(t)为加性噪声,与si(t)相互独立。f[si(t)]反映了信道特性,不同的物理信道具有不同的特性。有的物理信道f[si(t)]很简单,有的物理信道f[si(t)]很复杂。一般情况, f[si(t)]可以表示为信道单位冲激响应c(t)与输入信号的卷积,即
 so(t)=c(t)*si(t) ( - 2)
或 S(ω)=C(ω)Si(ω) ( - 3)
其中,C(ω)依赖于信道特性。对于信号来说,C(ω)可看成是乘性干扰。如果我们了解c(t)与n(t)的特性,就能知道信道对信号的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