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践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应对困难与挑战,克服了种种暑期的严酷天气,最终顺利完成任务,也从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与教训。
从确立课题,到制定策划书以及申报项目,时而想法契合,一拍而定,时而意见相左,激烈讨论,在这样的来来回回中,项目方向渐渐明确,项目一步步完善成熟。从实践内容方面,将其分为外业和内业部分。外业主要在现场基地踏勘、调研、访谈、拍照等,内业则是整理信息、绘制图纸,并提交最终的实习报告。
整个实践过程从时间节点分为了以下几个时期:
案例分析期:
、使用资料、建设标准、设计图集资料进行收集
、记录,并联系大连路绿地负责人进行采访
,前往园林局访问相关负责人。
基地调研期:
1. 对上海市卢湾区防灾绿地现状调研,包括绿地名称、数量、规模、具体位置、周边联系和服务范围
2. 针对卢湾区公园进行详细考察,分析现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联系。
中期数据整理期: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制定图表
对访问资料的整理、制作
对卢湾公园绿地考察的制图、分析、汇总
规划设想期:
查阅相关设计资料以及之前整理所得的数据
对其中一块公园进行防灾功能的改造设计
规划出一份较为详细的公园改造方案
最终成果整理:
对中期数据整理进行增添、补充
对改造方案加以修缮
对成果汇总
成果评估与修正:
邀请指导老师及相关人员对我们的改造方案进行评价以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针对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制作成果集
在实践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前往大连路绿地,进行第一次的掠影,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获得对大连路绿地的大致的了解,为后面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垫基础。清晰记得那天到那里,我们看到应急场所标牌后很兴奋的表情,说实话,在此次实践之前,我们对于防灾绿地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些介绍,以及前期的资料查询中,都未曾见过它的真正模样。带着好奇的心态打量着绿地内的每块指示牌,植物种类、场地铺装。当我们见到应急供水的标牌时,一股脑跑去标牌下四处寻找设施,却被保安叔叔叫出来,告知说不能踩草坪。此时,我们环顾四周发现,不仅活动的居民众多,保安人员也差不多50米范围内就能找到一个。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七月份正是骄阳似火的时候,顶着烈日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晒,吃苦耐劳,齐心协力,都是想好好地完成这次实践。在实践的一段时间内,正好还正在进行着景观测绘实习,在紧张而艰苦的测绘实习内,我们格外珍惜空闲时间的每一分分秒秒,或许我们不是每次都有机会4个人同时聚在一起讨论我们的实践项目,但是大家一旦相遇,便会聊起我们的实践下一步该如何进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
常常我们会在中午休息的时间内,前往大连路绿地,进行实践项目的活动。可以说那段时间内,我们总处于忙碌状态,我们会很累,会很热,会很辛苦,但是组员们在一起时相互的玩笑,相互的鼓励不经意间就把那些辛苦赶跑了。年轻人正是需要锻炼的时候,吃点苦怕什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