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352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doc

上传人:dlmus1 2018/7/13 文件大小:3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UDC
广东省标准
P DBJ/T×××-20××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重点内容)
20××-××-××发布 20××-××-××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本标准未涉及专利
1 总则
为规范建筑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指导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做到成果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各类建(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及周边环境监测。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场地地质条件或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施工监测。
基坑设计单位应提出基坑施工监测的技术要求,包括基坑安全等级、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进行施工监测。
监测人员须经培训并持相应专业岗位证书方可上岗,监测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
方案编制
,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进行专项评审,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监测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参加论证。
1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
2 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重点工程、重要建筑、历史文物等重要建(构)筑物,或燃气、给排水、军用光缆等重要管线;
3 基坑外边缘距离周边建(构)筑物基础的净距小于3m;
4 距基坑边50m(开挖深度超过10m 时,5 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铁、隧道、人防等重要工程设施;
5 在开挖影响范围内有厚度超过10m 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地下承压水、砂土层等土体容易导致流砂、管涌、突涌等现象的地质环境条件;
6 围护、支撑、止水及降水等体系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7 发生险情、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8 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监测项目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表
基坑安全等级
监测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



围护结构顶竖向位移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



地下水位



立柱竖向位移



支撑轴力



锚杆(索)拉力



周围建(构)筑物变形
竖向位移



倾斜



裂缝



围护结构及周边地表裂缝



周边道路及地表竖向位移



周边地下管线位移



注:1 √为应测项目,△为宜测项目,○为可测项目;
2 有爆破施工工况时应进行爆破振动监测;
3 当设计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开展围护结构内力、坑底隆起、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在地质条件比较差,软土层深厚,围护结构未能进入稳固地层的情况下,还应开展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单位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以可视范围内与监测工作相关的内容为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进度、天气情况;
2)监测设施:测点是否按要求及时布设,基准点、工作基点、监测点保护是否得当和有效,监测点和基准点是否稳固、有无碰撞或移动痕迹,测点破坏之后有无及时恢复。
3)监测条件:现场监测通视条件是否良好、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是否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
和通道。
4)与监测数据分析相关的施工情况:支撑是否及时架设,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基坑周边有无积水,基坑周围地面有无大量堆载和卸载情况,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有无明显结构裂缝,现场是否存在震动等影响监测结果精度的情况。
2 对仪器设备监测数据发现可疑或异常情况的,应关注巡视检查变化情况并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对巡视检查发现可疑或异常情况的,应关注监测数据变化情况,必要时采取加大监测频率或增加测点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