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第五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17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7/14 文件大小:9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章银行的产业特征
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原因
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银行的财务运营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原因 1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构成了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合理前提,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和社会资金供求双方对市场信息拥有的非对称性质则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两大重要因素
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原因 2
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银行业
市场交易成本与银行业
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与银行业
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银行业
确定性条件下的阿罗——德布鲁的简单均衡模型
确定性条件下的阿罗-德布鲁的简单均衡模型
假设条件:(1)只考虑两部门厂商和家庭,不考虑公共部门(如政府和中央银行)。(2)家庭的消费剩余(即储蓄)向厂商的投资转换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两种渠道。(3)假设有时期1和时期2 两时期。(4)只有一种商品,最初由消费者拥有。商品中有一部分在时期1被消费掉,其余部分在时期2 由厂商投资于消费品生产。(5)只有一个代表性的厂商、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和一个代表性的金融中介机构。(6)所有的部门都采取竞争行为。
各主体行为:(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选择其消费组合(C1,C2),储蓄S在金融中介机构存款D+和证券Mn之间分配。消费者的目标函数是在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2)厂商行为。厂商选择适当的投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包括向金融中介机构贷款和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证券筹资。厂商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3)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选择贷款供给、存款需求、证券发行量,其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4)一般均衡,即商品市场、存款市场、信贷市场、金融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结论:金融中介机构是多余的
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与银行业
在金融市场上,社会资金需方所拥有的市场信息远大于资金供方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市场信息拥有的非对称性。资金供求双方对信息占有的非对称性质导致了两种结果:其一为交易发生前的逆向选择,其二为交易发生后的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定义: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对市场信息拥有的非对称性导致了交易前的逆向选择:提供低质量金融产品的公司(资金需方)最积极地寻求买者(资金供方),从而充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关于金融产品的充分信息,投资者则倾向于不购买任何公司推销的金融产品。
消除方法:1、私人金融评估机构可以通过收费方式,为资金供方提供关于金融产品质量的信息。 2、政府可以强制性地要求资金的需方(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发行者)向公众提供真实的市场信息。 3、通过金融中介来克服资金供求双方对市场信息非对称拥有的现象。
道德风险
定义: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非对称性还可能导致交易发生之后的所谓道德风险。当资金供方购入公司债券或股票而成为债权人或股东之后,作为债券与股票出售者的资金需方往往存在隐瞒公司经营及赢利方面的信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强烈动机。
消除方法:1、通过契约约束的方式来限制债务人从事高风险业务并鼓励其从事安全性经营,从而减少对于借出资金的“道德风险”。 2、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则充分了解借贷公司的实际经营及净资产状况,并且具备监督执行限制借贷公司风险活动的各种契约条规的能力。因此,在银行的参与下,间接融资过程可以消除由于直接购买公司债券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银行的经营原则
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