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ppt

格式:ppt   大小:146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ppt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8/7/14 文件大小:1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2006年7月12日
《条例》基本概况
2002年6月19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5号公布 ,2002年8月1日起施行。
共11章95条。分别为: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船舶、浮动设施和人员
第三章航行、停泊和作业; 第四章危险货物监管
第五章渡口管理; 第六章通航保障
第七章救助; 第八章事故调查处理;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
《条例》修订背景之一
内河水上交通事故频发,损失严重
2001年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645起,死亡490人,沉船290艘,;其中内河交通事故就达525起,死亡336人,沉船155艘,。
重大、特大事故屡屡发生,造成极坏社会影响,典型代表:
2000年6月22日四川合江县“榕建”客渡轮触礁事故,造成221人全部落水,130人死亡的特大悲剧。
《条例》修订背景之二
原《条例》迫切需要修改
原条例中对港航监督机构即海事管理机构的职责作了规定,而对地方人民政府、船舶和浮动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的安全管理责任以及船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和要求等,没有规定或规定得过于原则,实践中出现了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情况,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后难以打到应当承担责任的管理部门。
原条例对执法机关的职权规定比较具体,但对其应当承担的责任规定得过于原则,尤其是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原条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行政管理措施不完善。
新《条例》与旧《条例》比较
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船舶和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了船员的任职资格和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船舶、浮动设施的安全技术条件
补充规定了船舶、浮动设施经营人的行为规范
明确并加重了海事管理机构的责任
完善了行政管理措施,加大了处罚力度
《条例》具体条文解析
第一章总则
本章共5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管理原则、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的职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内河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立法目的主要有三个:
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
维护内河交通秩序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没有明确立法依据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适用对象: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其它从事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
船舶、浮动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
船员;作业人员;
危险货物装卸的码头或泊位经营人;
渡口经营人和渡口工作人员;
与通航保障有关的单位或个人;
与救助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与事故调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释义]
适用事项: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其它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反之,未从事参加这些活动的,则不必遵守条例的规定。
适用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及其岸线。条例也适用于国境界河和多国河流、湖泊的中国管辖水域,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协议有不同规定的,按协议执行。
国境界河:流经两个国境的河流;
多国河流、湖泊:毗邻两国或者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的河流、湖泊。
第三条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内河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释义]
本条是关于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原则的规定.
主要包括三项原则:
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二,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三,保障内河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原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