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问题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5/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问题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公安队伍建设中仍存在部分民警素质低下、管理工作缺乏力度、执法保障不力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正规化建设意识薄弱、教育训练制度落实不到位、培训机制不完善、警务保障资源和机制不健全。需要从教育培训、配套制度建设、执法监督和全警务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公安队伍;正规化;正规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46-02
近年来,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力度,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严格要求和政策合理引导下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民警素质低下,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
当前,在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执法、爱岗敬业的好警察,体现出了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受价值观念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在当前的公安队伍中也存在少数民警法治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职业道德观念差和业务素质低下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我国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比如,个别民警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和内容办案,导致执法不规范和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办人情案、关系案或不作为等问题;个别民警因为宗旨意识不强或职业道德观念较差,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时常会出现
“冷、硬、横”等问题。
(二)管理工作缺乏力度,正规化建设水平低
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开展正规化建设以来,虽然在各个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正规化建设的过程和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实践来看,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缺乏主动性,部分民警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有些地区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流于形式,未能建立长效机制。此外,由于工作考核职责以及外在监督的缺失,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没有科学的衡量标准,部分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仅是处于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远未达到正规化建设的实质要求。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当前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管理工作缺乏力度和缺乏执行力的具体体现。
(三)执法保障不力,影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进程
首先,在办案经费和工资福利方面,我国地方公安机关的费用开支一般是地方财政来拨付,基层公安机关一般由所属市(县)级财政机关拨付,这就会造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先进的地方公安机关办案经费相对富足,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公安机关办案经费相对少的现象。其次,在装备保障方面,虽然近几年中央财政增加了对落后地区公安机关装备更新的财政投入力度,但在武器、器械、交通工具和专业技术设备等方面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第三,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民警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网络舆论自身难以监督和规制的特性时常会侵犯到规范执法过程中的民警的合法权益,而现实中由于缺少救济渠道和保障机制往往会使民警受到伤害,进而降低民警规范执法的积极性,影响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二、我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正规化建设意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