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标题:高效课堂导学案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作者:张红林
单位:随县三里岗镇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导学案
设计人:张红林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理想?
2、理想有什么作用?
3、如何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
二、合作探究并展示
1、给未来插上翅膀
【活动一】概述自己的理想(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的方面)
学业:
事业:
休闲:
家庭生活:
自我成长:
活动总结:理想是指向未来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在( )、( )、( )甚( )等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 ),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 )。
【活动二】材料见P128页
①在确定报考研究生以前,小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答:
②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够一笑置之?
答:
③在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后,小张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活动总结:
理想的作用:①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对人的行为有( 、和)的作用。(个人)
②理想( )着我们不断( )自己。(个人)
③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社会理想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社会)
2、通向理想之路
【活动三】材料见P129页
①你对他们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答:
②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答:
结论: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活动四】
山田本一是日本的一名马拉松选手,曾两次获得世界马拉松大赛冠军。他在自转中这么说:“起初,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处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每次比赛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做为目标画下来。比赛开始后,我先朝第一个冲去,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这样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
问题:山田本一的做法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什么示?
答: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 )。这个规划要尽可能( ),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 ),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努力,理想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五】材料见P130-131页
如果杨振宁不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答: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 )的,而是( )的。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 ),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活动六】
家住随州卫校的嫣东玲是一名国家级体育运动员,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她奋勇拼博获得一枚金牌,为随州添了光彩。在她凯旋后,市二中专门为其举行了庆祝会。在庆祝会上,嫣东玲对我们讲:“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作出99%的努力。我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