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编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心得3篇
【篇一】
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发表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走在时代的前沿,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的综述是十分丰富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地一部分。”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需要的空气、水、食物等都来源于自然。其次,人同自然界是对立的,近代工业革命的出现空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人类肆意掠夺自然资源,肆意污染空气和河流,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最后,人同自然是辩证的关系。恩格斯曾说:“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任何思想和物质都不能和自然界对立起来。”马克思也曾说:“人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生命的存在物,他们一方面
对自然具有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也就是说,我们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类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马克思说:“耕地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人类砍伐树木等等,最后土地变得荒芜。”这句话指出了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负面结果,因此,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味追求征服自然,过分陶醉于胜利,这不仅会消除我们最初的胜利,往往我们还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只有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的才能达到和谐共生的良性关系,自然界的发展才会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否则我们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张社会变革与生态革命相结合,“红色政权”与“绿色文明”相结合,即通过生产实践的方式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协同和共存。
【篇二】
2018年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
内容丰富,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每个党员都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我们必须联系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足“五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