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皖西浪子”知多少?.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皖西浪子”知多少?.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18/7/16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皖西浪子”知多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皖西浪子”知多少?写诗藏名唯一寻。
文/林一寻
2003年在深圳时,刚学会QQ聊天,便寻思取一个简单好记的网名。想我本自皖西来,远离故乡浪迹鹏城,干脆就用“皖西浪子”作了网名。遂作《深圳感怀》藏名诗一首记之:
皖中山水自多情,
西风吹叶泛鹏城。
浪迹天涯终是客,
子夜回首梦堪惊。
自此,用此藏名诗作了QQ签名,并发到了中国诗歌网和当时一个同乡会论坛上。同时在各论坛发帖,在各网站发诗歌,在各个群聊天,在“安徽人在深圳第三届老乡聚会”上都用此名。当时在深圳宝安,与皖西介夫,其弟查了,因我们三人酒风豪爽,酒量尚可,被老乡们称为“宝安三剑客”。许多安徽老乡常慕名而到宝安与我们三人聚会喝酒,老乡们至今仍呼我为浪子。其时在深圳社区(http://club..cn)、中国诗歌网(http://bbs.)、安徽同乡会(bbs/)等网站、论坛上均以“皖西浪子”署名发文发帖。
2005年的某一天,一位网友在QQ上加我,和我聊我写的东西,说在很多论坛上看到过我的帖子。我当时还并未在意,也不知除我之外还有人也用“皖西浪子”之名。直到那个网友告诉我,我怎么和她的另一个网友网名一样,她把我当成另一个“皖西浪子”了。我遂让她给了我她另一个也叫“皖西浪子”网友的QQ号,一搜,还真就和我一样网名。同此网名我并未感到惊奇,因皖西六县一市,人口也是千万之众,还有湖北的英山因在安徽西部,亦有人称皖西。而象我等年纪外出闯荡者更是不计其数,皖西之大,浪子之多,名“皖西浪子”就不足为奇了。
但巧的是,后在一个老乡群里发现此君,一查资料居然和我乃同一县之老乡,再再奇的是这位兄弟的QQ签名居然也是我的那首藏名诗。名相同不足为怪,签名诗居然也一样,这似乎有点奇了。这藏名诗是我当时取网名时顺手写来,为的是以纪念我这个浪子到深圳鹏城之行的一点感慨的。没想到还挺深受人喜欢,也被人当了QQ签名。当时老乡群里有几个认识我比较早的老乡,还问过我是怎么回事。我说同名很正常,但签名诗为我原创,可能是那位兄弟在网上见到,便顺手拿下来用了。为了避免同名麻烦,我决定放弃用“皖西浪子”这个网名。我没有权利让别人不用这个名字,我自己不用总是可以的。同时发信息给那位兄弟,说那首诗是我原创一直做为QQ和论坛签名的,让他不要再用我那首藏名诗做签名了,以免我的朋友们常把他当作我而引起误会。记得当时他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也就没有再追究此事。
后来因工作忙,许久没有去论坛。2006年下半年,在深圳醉翁亭一次老乡聚会时,与这位名兄弟同席。席间,皖西介夫兄还笑着说我们两个浪子终于见面了。并说起那首签名藏名诗,还开玩笑说那诗是我原创,别人要用的话是要付版权费的。席间,老乡们酒酣耳热,畅叙乡情,非常愉悦。并还相约日后有时间多多相聚。
转眼到了2008年,我离开深圳也一年多了。期间我在天涯等网站论坛、新浪博客等一并用“五月的歌者”、“林梦泉”和“林一寻”名发文发贴,早已将“皖西浪子”同名之事忘之脑后。不巧前天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