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加法》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法》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18/7/16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法》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23页
“导学探练—自主和谐尚美”课堂模式探讨
《加法》教学反思
金五小学李春佩
一、教材分析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第一册第三单元第23页教学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教学,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也是应用题的启蒙课。知识虽简单,却对以后的计算学****和应用题的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材编排突出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第二层次是师生共同操作气球图,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学生在操作学具的实践活动中具体体验加法的含义,进而熟练地说出加法算式。
二、教材处理
由于这是一节具有很重要意义的课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也是应用题的启蒙课。知识虽简单,却对以后的计算学****和应用题的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这节课我极尽挖掘教材的更深层的蕴含点,这节课我还渗透了培养学生的数感、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结合我校的美融五育的教学理念,以及《导学探练》有效教学模式,我把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作如下解说。
三、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我采用了“导——学——探——练”的教学模式。导入时我是以学过的旧知5以内的数的分解组合作为铺垫, 然后以折纸为题导入新课,然后观察思考探究新知,分三层进行。
第一层次是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教材的主题图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折纸鹤的活动中理解加法的含义。把一个小朋友折的蓝纸鹤和两个小朋友折的红纸鹤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看成把参与折纸鹤的1个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人,也是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2=3。这里还教学生认识加号、等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这样一图两解,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善于分析的好****惯。我还加入小知识――加号的来历作为加深加号表示的意义是以结果越来越多的意思,在故事中了解比单调的讲述更容易令学生接受。学生还认识了著名的数学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一种方式。
第二层次是师生共同操作气球图,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第三层次是学生在操作学具的实践活动中具体体验加法的含义,进而熟练地说出加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能用加法表述的事例,既使学生拓展思维,又让更多的学生能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表述加法的含义。
学生在探中学,学中动,全脑得到了发展。
最后一步是练,但是每一处的练,我又设计了新的知识点,既巩固了加法的意义,又扩大了知识的容量。本课教学我先通过调查发现,5以内加法的计算,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并非教学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快的说出结果,而对加法算式的理解则是一项空白,而这正是学生以后解决有关加法实际问题的基础。对于计算不是难点的学生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首先是汽车图,我加入的内容是如果不看图不数实物,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以达到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结果。
鸭子图和飞鸟图,我渗透的是加法交换律,知道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的道理。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四、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