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ppt

格式:ppt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ppt

上传人:cdsqbyl 2015/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室朱光明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组
Tel:020-83339007
E- mail:xinxijishugd@
广东省中小学的基本情况
广东省共21个地市,户籍人口八千多万
珠三角6市特别发达(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
粤北、粤东、粤西较为贫困
广东省有中小学生1700万,其中:
小学生约1050万
初中生约500万
普通高中生约150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2万多名
广东2007年高考方案
3+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
X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一、研究背景
广东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省区,已从2004年秋季的高一新生开始了高中新课程的实验。课程评价及高考招生的改革成为新课程实验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改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省成立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组,开展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考试的政策基础
我省早在1981年开设了普通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华南师大附中是教育部最早设立的五所试点学校之一。
1994年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在普及计算机教育方面创造特色。
1995年我厅召开了广东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我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意见》(粤教研[1996]2号)和《广东省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纲要(试用)》(粤教研[1995]6号),明确提出了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方针、措施和课程内容,强调计算机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和制定广东省中小学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1997年省教育厅教研室颁发了《广东省中小学计算机等级考试方案》(征求意见稿),引起各地普遍重视和支持。
2000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文件要求“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科目。”
200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省委、省政府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八大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省教育厅印发了《转发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粤教基[2001]6号),规定2001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我省的普通高一年级要全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2003年高中各年级全部开课。高一、高二年级从劳技课和选修课中每周安排两节课,高三年级由学校安排。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为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
2005年省政府颁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粤府[2005]67号),明确加快普及好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全省中小学基本开设信息技术课;2010年,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
200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要求“各实验省(区)要加强领导,加大对本省基础教育考试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认真研究制订本省(区)高校招生考试方案。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的研究制订要遵循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