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硕士生培养方案(部分).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硕士生培养方案(部分).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7/1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硕士生培养方案(部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硕士生培养方案(部分)
作者: 日期:2013-6-26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 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 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
1. 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分初试、复试两段:
初试:
考政治、外语和两门专业课。两门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分别是:
A. 1. 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B. 1. 语言(含语言学理论30%、现代汉语30%、古代汉语40%);(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专业考A组科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B组科目。
复试:
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成绩排序,差额复试,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外语口语听力面试、专业课程笔试。笔试科目为考生报考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如下:
①文艺理论专题;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③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④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⑤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⑥外国文学史专题;⑦戏剧与戏曲专题


2. 免试生
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下列四项条件者,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A. 德智体全面发展;
B. 全国重点大学、名牌学科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
C. 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平均在80分以上,英语成绩达到国家六级或四级优秀;
D. 前三学年总评成绩在专业名列前茅。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中文专业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须补修4学分中文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全部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A类必修课(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2)B类选修课(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学生选修不少于6学分,不超过12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