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版.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版.doc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8/7/1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曾说:“请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过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请结合行为矫正原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答:这段话充分反映了行为主义对行为可塑性的认识。
个体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通过学****获得的。因此行为具有可塑造性,可以发生改变。研究者对一对同卵双胞胎进行的追踪研究,验证了环境因素比遗传的影响更大。有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在一岁大时,抚养环境发生变化,姐姐由一个农民家庭抚养,而妹妹则被送到一个城市中的医生家庭生活。到六、七岁时,姐妹俩的行为方式开始分化,妹妹变得粗犷、泼辣、大胆;而姐姐则表现出娇弱、文静、害羞等特点。由于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一样的遗传基因,因此,姐妹俩的行为差异,不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而是她们后天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而塑造出来的。
2、举例说明正强化物的个体差异性?
答:对正强化物的选择有着年龄、性别和个体的差异。例如,对于儿童来说,通常最有效的社会性强化物包括:社会奖励、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表扬、“干得好!”、“很好!”等。但家长或老师轻轻地拍孩子的头作为强化物可能对低年龄、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主倾向,学生就不会特别愿意别人拍他的头了。性别差异也显而易见,女孩子很小就对芭比娃娃、贴纸、化妆、过家家等玩具或游戏感兴趣,而男孩子则更喜欢玩具汽车、玩具飞机、恐龙模型、枪支玩具等。不同个体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对于糖果、甜食,有人很喜欢而有的人则不太喜欢;对于辣的食物,有的人当作美食,有的人则避而远之;同样,对于肉食的喜爱,也是有差异的。此外还会有一些个体出现异食的情况,即对不能食用的、对人体也无益处的物质当作食物吞食。
3、简述惩罚的副作用。
答:1、强烈的惩罚可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
强烈的惩罚会使惩罚者和被惩罚者都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波动,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对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
2、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
惩罚的实施者、实施惩罚的环境等因素往往被纳入到惩罚的刺***境中去,被惩罚者有可能产生对环境中一些中性刺激的厌恶,如学生逃学、不爱上某一门课等。
3、惩罚容易使儿童模仿
在实施体罚的过程中,被体罚者和旁观体罚的其他人,都有可能从中模仿到体罚,他们倾向于将体罚看作是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就导致儿童模仿。
4、惩罚容易导致使用者上瘾
惩罚的一般规律是立竿见影、见效快,但实际上维持效果不佳,通常被惩罚的行为经常会再次出现,这导致惩罚步步升级。而管理者往往只看到惩罚的即时效果,因而倾向于更多地选择惩罚方法,这就使部分教师****惯于使用惩罚,包括体罚措施。
5、惩罚只能抑制旧行为,并不建立新行为
从行为矫正的目标上看,形成良好行为与矫正问题行为同等重要,但惩罚则只能抑制旧行为,并不能帮助个体建立新行为。因此惩罚总体上是消极的管理方法,在使用时应谨慎。
4、请以校车中的事故为例分析将校车作为隔离场所的弊端?
答:这些频繁发生的校车事故,共同特点都是教师及工作人员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