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美育教育探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美育教育探究.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美育教育探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美育教育探究
摘要:美育教育是中专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语文教育是中专学校实施美育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美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而语文教育又是实施美育教育重要手段,二者互相交织,互为影响。中专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语文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试从语文教学中探讨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具体来讲,可以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去进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方面
1、全面挖掘教材优势
中专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课文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教师是学生审美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把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让学生通过教材中塑造的各种丰富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去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和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操和品格,建立良好的审美观。
例如,在李白《将进酒》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其一、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或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方式去感受这首诗歌豪迈、奔放的语言美;其二、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语言的编织让学生去体味诗歌的意境美;其三、结合对诗歌背景的介绍,带领学生去感知诗人积极进取人生态度和在面对挫折时淡然处之的人格美;其四、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传导给学生要建立一种儒家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乐观、有所舍弃的人生哲学。
2、善于把握教学环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去丰富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课堂的设计中教师也不应该紧紧局限于去完成课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而应该积极的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讲到戴望舒的《雨巷》这一片现代诗歌时,由于我们身处北方,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江南,也没有机会体味江南的风土人情。首先,我们可以播放有关表现江南风土人情的电影之一《翠翠》,让学生对作者笔下江南的意境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另外,还要对当时30年代日本侵略下的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痛苦挣扎的灵魂冲突有一个清晰的讲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雨巷》所塑造的江南女子的形象。这样,在美丽和痛苦的极度矛盾的挣扎中,也让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演讲、写作等多种形式去培养学生认识美、表达美的能力。
二、学生方面
1、要更多的接触关于美的艺术作品
中专语文课堂的时间往往有限,也不利于教师完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这就鼓励和督促学生利用好课余和休闲的时间。一方面,指导和带领学生广泛的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或作家,这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阅读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诸如《红楼梦》之类比较艰深的名著,而阅读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伊索寓言》这类简单明快的作品。另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喜看电影,我们也可以因势利导,推荐给学生更多含有美感的歌曲、电影,带领学生去体味音乐美和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美。
2、要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认知美、品味美
审美教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教育,所有艺术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