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04.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04.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7/1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0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2、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一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1)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2)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3)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2、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二、教学重点:
三、教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二)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
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
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1994) 等。2004上海科学与艺
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 学 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 轼 的
《水 调 歌 头》, 到 迈 克 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
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
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 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 婵娟  共鸣 依赖  奠定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
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四)达标反馈 
(1) 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 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