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余音绕梁久不绝
一堂高效的数学教学课犹如一幕精彩的话剧,不仅其“序幕”要引人入胜,“故事情节”要扣人心弦,“尾声”也要令人回味无穷。因为唯有如此,才会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波澜起伏,才会使数学教学活动余音绕梁。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不仅仅是教学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且也是艺术层面的问题。因为它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用巨大。
古人常言作文必须“凤头、熊腰、豹尾”,其实数学课堂教学何尝又不是如此?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常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注重精彩的导入和周密的课堂教学过程,却往往忽略设计精彩的结课:大多以布置作业的形式作为该堂数学课的结课。其实,在一堂数学课将要结束的时候,往往是学生的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精心设计一个精彩的、饶有趣味的结尾,不仅可以继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的神奇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注重精彩的导入与周密、科学的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设计精彩的、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尾。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才能让结尾精彩叠出呢?
一、运用总结预习式构建精彩结尾
运用总结预习式进行结课,是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结尾方式。其法:在每堂数学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系统地复述该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或者运用教室里的多媒体电教设备将该节课教学的难点、重点、关键问题等一一展示出来,给学生以完整的、系统的印象,或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的翻转技术帮助学生在加深理解该节课学忆。如此,既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集中学生的思维,还能为学生学习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游戏式结尾,新颖有趣,讲求“有用”
有人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莎士比亚言)的确,设计一个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堂结尾,不仅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疲劳,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新奇感,并引导学生在其浓厚的新奇感的驱使下,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几》这个内容时,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做“手指操”游戏的结课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手指操中快速地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由此,不仅成绩好的学生对之感到兴趣盎然,即便是学习成绩暂时比较差的学困生也颇有成就感:他们终于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轻松学会《十几减几》的内容了。如此,既消除了学生在课尾时的疲倦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巩固新知识的兴趣,还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学习乐趣。真可谓一举多得啊。
三、运用巧设悬疑式结尾,令学生回味无穷
每次观看评剧,我们都会见到评书演员在评书将要结束时说一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以此来激发观众继续观赏的欲望。数学教学与此同类: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之时,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该课堂教学内容提出某些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外思考或者供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探寻答案等,定能给学生制造人们在观看评剧时评剧演员有意激发观众继续观看兴趣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般的悬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既发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