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会计人的风险管理及职业规划范文 0.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人的风险管理及职业规划范文 0.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7/18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人的风险管理及职业规划范文 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人的风险管理及职业规划范文

以前念大学时,郑丁旺教授讲授“会计名著选读与专题研究”时,曾提及美国S&P 5大企业中,其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亦即最高管理主管的出身背景为会
以前念大学时,郑丁旺教授讲授“会计名著选读与专题研究”时,曾提及美国S&P 500大企业中,其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亦即最高管理主管的出身背景为会计者有极高的比率(约占40%以上),而当年留学生出国深造,为求将来工作方便,或为顺利取得居留权,多数皆转修电脑或会计,足见十年以前,拥有会计背景的学子,其工作机会比起其他科系,实为天之骄子,尤在10-15年前,诸多美商、欧商公司在台湾成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高价延聘会计财务主管,其薪资约为台湾企业3倍,羡煞群伦。
会计人的挫折
但据目前本人在工作中的观察及与客户的沟通中,发觉在风险管理职位中,出身为会计者甚少,另外,会计背景的财务主管比重亦显著减少,且若干会计背景的财务主管,在工作中时感挫折。
这些挫折感大多是因为在工作中,对于所管理的利率、汇率与证券产品的价格波动力不从心,如日元汇率在短期之内从100劲升至80元,过去一年美元利率挺升3%以上,公司发行的瑞士法郎可转换公司债汇率损失达本金的30%,将来利率、汇率的走势如何?是否应该加以风险规避(Hedge)?等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则由于财务专业科班出身人才愈来愈多,处理上述问题较能得心应手,相形之下,自然优劣出现。
本人亦为会计科班背景,在民营制造业、台湾金融机构工作4年,在外国金融机构任职逾12年,工作范围从会计、成本分析、资金调度、业务推广、短期票券、债券、期货、外汇交易、换汇,以至于最近全世界最热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接触对象从国内外金融业人士、公司行号的财务主管,到业主或政府管理人员。自以为对这些现象有一点了解,今重新思考这些状况的原因及因应之道,期能成为我同侪之他山石。
经济与金融环境之变革
过去十年以来,就我观察,经济及金融环境有下列情况的变化:
一、贸易量大幅增加:经常账数量变化,对于原料、成品的进出,数量增加以倍数计,各经济体间依存度提高,关系更为密切。
二、浮动汇率:除了前述商品交易产生的货币转换支付外,资本账的大量快速移动,使传统的管理分析,不足以应付变化,亦使管理汇率的能力相形见绌,政府干预效力渐趋式微。甚而有进一步探讨新汇率制度的必要。
三、资本账的流动:包含(1)长期因成本效益的考虑,使产业投资移动,如20年前美商、日商至台湾设厂,而最近则移转至东南亚或中国大陆;(2)短期因素,如投机资金及共同基金等,为赚取证券、债券的利差或资本利得(capitaI gain)而迅速流动;(3)跨国资金的调度管理,如若干国家政府,跨国企业以其信誉及管理能力,在不同的市场借款,以赚取比较利益等。
经济因素渐趋复杂利率波动难以掌控
四、利率自由化:美国、欧洲以及日本(自由化程度较低)利率自由化,复以汇率自由转换,除了各国的经济结构因素之外,更因套利资本的移动,使干扰因素或决定因素更多更复杂,如日本的保险资金投资美元债券,影响了美元利率的结构(Term structure)。所以利率波动更频繁,更难以掌握。
五、直接融资兴起:因为客户的规模、信用评等,可以自己的名号自行筹资的直接金融兴起成长,使利润降低,竞争更形激烈。直接融资可能以股票债券或混合的可转换债券为之。
六、证券化:一如美国GNMA(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将房屋贷款证券化,其实是应收账款出让与Factoring的延长,使能在有限的资源内,创造更多的信用。
七、M&A延续70年代,而其规模与数量则更大,尤其跨国海外案件增多,或其竞争策略,联盟而促成。
八、证券市场扩大规模与价格波动:全球证券市场从美国、西欧、日本以至开发中国家,市场参与者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价格的激烈波动,至80年代末期美国的黑色星期五,日经指数从40,OOO跌至目前16,OOO,而台湾从12,OOO跌至2,300,以至于目前的6,500。在证券市场筹资或投资者,都饱受震荡洗礼。
债务危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风暴
九、国家风险与债务危机:在80年代,中南美洲国家的财政危机,竟形成赖债联盟,对于全球金融市场,信用管理都产生重大影响,国家与政府并非绝对无风险。美系大银行在风波中受伤颇重,以至于90年代才渐渐恢复元气。事实上FED连续降低利率乃有意增加美系银行的授信利率以贴补在中南美国家的贷款损失。
十、衍生性与混合金融商品(Derivative and Hvbrid Financial Products):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