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你“心理肥胖”吗?.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你“心理肥胖”吗?.doc

上传人:boy_0011 2015/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你“心理肥胖”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你“心理肥胖”吗?
雷诺·苏姗姗(美)
它,是悲观者的路障,是失败者的理由,是***者的“帮凶”……它便是“心理肥胖”。“心理肥胖”在现代心理医学中称为心理饱和状态,指出现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心理肥胖”的秘密
凡事皆有度。如果人长期体验某种情绪,以至超过心理承受的程度,则会导致“心理肥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腻歪、厌烦。好莱坞有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施瓦辛格当选加州州长后,一位普通选民请他签名留念,他信手写下“Approval(赞成)”一词。这可以看作“心理肥胖症”的典型例子。又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板手去拧。
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在社会竞争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人中,“心理肥胖症”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通病。不久前,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克拉克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200个17~53岁的男女,他们的任务是识别一个人从中立表情迅速变到快乐表情或者悲伤表情。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更容易识别快乐表情。但是,在他们进行一段时间叙述自己的工作环境或生活状况之后,大多数人就会在心理饱和状态中,不同程度地丧失了识别能力。其中,患有“心理肥胖”的男性占78%,女性占49%;在严重的“心理肥胖”中,男性占9%,女性占7%。
“心理肥胖”的发生是多因性的。比如我们每天都做同一种工作,就会出现厌烦情绪;每天处身于一种家庭的生活模式中,便会产生腻歪的心态;严重的患者不仅日日月月厌烦自己不能脱身的工作与环境,而且时时刻刻腻歪自我的家庭与生活
……最终因对自己的过分厌烦与腻歪产生极度忧虑时,便会在这些悲观情绪中懒惰、颓废、厌世甚至***。因此,“心理肥胖”也是现代社会一种很不安定的因素。
“心理肥胖”现象的两个实例
“心理肥胖”多为负面效应,以下是它的两种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策略。

老师布置l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同理,工人做同样工作、干部伏案办公等,都可能出现“心理肥胖”现象,简而言之,他们干腻了。
对策:当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现厌烦情绪时,你不妨自我轻松一番: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可以减少“心理肥胖”给你带来的精神压力。
***
“心理肥胖”的能量很大,许多***事件均由它而起。所以,有人又把“心理肥胖”称为“***者的帮凶”。例如某地有位打工仔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疝”。他识字不多,误把“疝”字认为“癌”,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因他性格内向,既不向医生求教,也不向父母汇报,自个儿闷在心里。他越想越怕,越想越绝望,最终达到“心理肥胖”的程度,留下一纸遗书,草草***身亡。
对策:虽然疑心自己患有绝症而***的“心理肥胖”现象不是很多,不过,因对自己患的疾病是否能治愈而产生的“心理肥胖”现象却屡见不鲜。身为病人,首先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战胜病魔。若解不开心中的结,可以向书本讨教,请医生指导,对亲友倾诉,以求正确答案,将忧虑疏散开来,别让
“心理肥胖”成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