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孔子拜师
一、导入
课件出示曲阜、孔子图片,你知道孔子是谁吗?现在赶快翻到课本69页,读一读资料袋吧!
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为什么孔子能在全世界都有如此的影响呢?学了今天的课文相信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2、生字词读的不错,那课文读的怎么样呢?找小朋友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孔子拜谁为师?(老子)
三、深入研读
(一)决意拜师
1、刚才我们从资料袋知道,孔子很有学问,可他为什么拜师呢?找小朋友读一读(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2、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已经是远近文明的老师了,当时的国君还向他请教问题呢!
3、从这里你能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啊?(谦逊)
(二)拜师过程
1、孔子在拜师的途中是怎么做的呢?找小朋友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中有几个词比较难,老师再照几个小朋友起来读一读。
(1)理解“上千里”“终于”
曲阜到洛阳要上千里的路程,当时又没有先进得交通工具,孔子走了几个月才来到洛阳,咱这一本书学完才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孔子却走路就用了几个月,从这你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畏艰苦)
(2) 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风餐露宿,可以看出什么?孔子旅途艰苦。
孔子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的走呢?是因为他想早点见到老师,说明孔子求知如渴。
寒风呼啸,孔子你等风停了在走吧?(学生接着说)
走了一天路了,没有饭店,没有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你怎么吃饭啊孔子?
天黑了,夜深了,路上可能有野兽,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吧?
像这样顶风走路,在露天吃饭,可以有一个词语来概括(风餐露宿)
日夜不停的走路可以用日夜兼程来概括,孔子为什么要这样着急着赶路呢?(早点见到老子,求知如渴)
2、面对如此不畏艰苦,求知如渴的孔子,你不想在读读这句话吗?
3、孔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洛阳,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自由读读课文吧!
找小朋友起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孔子总共拜了几次,在文中画一画。
4、从这两次拜中你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养的人呢?(有礼貌)那老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谦逊有礼)看到如此谦逊的老子,孔子怎么说的呢?“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学无止境(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5、你们想不想演一演他们啊?师生配合分角色读一读,加上动作
(三)认真求学
孔子终于见到了老师,他是怎么学习的呢?每天不理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就随时给孔子解答,并且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孔子,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诲人不倦)
(四)受人尊敬
正因为孔子如此谦虚好学,老子如此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所以……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生接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那你知道为什么孔子能得到全世界的尊敬了吗?
这节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诲人不倦。后人敬佩这就是对联
五、课后作业
1、先背一背课后孔子的名言,看看谁背得最棒,再搜集更多关于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2、课下收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例如对联,剪纸,风俗习惯等。
这次,巫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是一篇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