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平洞街道洛郎村精准脱贫规划
(2016—2020年)
为加快洛郎村精准脱贫步伐,早日摘除“贫困村”帽子,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走上致富小康之路,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洛郎村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洛郎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平洞街道洛郎村位于街道南端,距街道办驻地13公里,距县城8公里,辖5个村民组7个自然寨,是由原过耐、洛郎两个村合并而成,村民委员会驻地洛郎村洛郎组。
(二)自然条件:,(田面积:450亩、),林地25500亩,%,荒山10000亩,最高海拨过耐脊后坡1159m,最低海拔达发组485米,地势走向为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无霜期350天。
洛郎村各组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品种为玉米、水稻,年播种面积在12000亩以上,其中玉米、水稻最主要的粮食来源。
该村有望谟河环绕而过,无任何矿产资源
(三)经济条件:该村是望谟县干果长廊示范中心区,现有板栗15000亩,返乡农民创业基地1个,农民种养殖合作社2个,2015年该村经济主要由农业(种植业)收入、对外转移劳动力收入、服务业收入构成,2015年全村总人口
500户2155人,,人均纯收入5462元。
(四)精准识别贫困户情况:经2016年精准识别和
“回头看”工作,洛郎村现有贫困户132户510人,其中一般贫困户0户0人,低保贫困户112户465人,低保户14户59人,五保户5户5人。
二、制约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制约洛郎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农业生产条件及文化素质、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等,直接导致了产业不能及时调整结构,新科技、新知识不能及时推广,贫困长期存在。
(一)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从洛郎村的地质条件看山势陡峭,主要由砂质等结构疏松土质构成,易发生坍塌,滑坡现象,该村5个村民组中有1个自然寨,属于地质隐患区。
(二)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淡薄,该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85人,初中文化的有215人,而且,具有一定文化的人,大部分已外出务工,村中无人能引领群众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通往该村的过耐、交界、贤胡组公路,是连接蔗香镇平龙村、油迈乡打寒村的公路,路况极差,下雨即不能通行断;里坝、过耐、交界、贤明四个自然寨,,全村没有一条产业路,生产还没有改变人桃马驮的历史;没有一条
“三面光”水渠和一口水窑,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一年之中,至少缺水4个月以上,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滞后,该村无小学,适龄学生只能到县城入学;没有一所公共厕所,垃圾没有定点存放和清除,脏乱差现象严重。
(五)特色产业有色而无特,该村虽然为望谟县板栗示范中心区,但由于品种差异,老化、产出率低且成熟时间过晚,抢占不到季节先机,加之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户值较低,广种薄收现象十分严重。
三、有利条件分析
(一)自然资源丰富,该村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肥沃,极适合于菌类和药材的生长;土地面积广,开发潜力大;无污染,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条件优越。
(二)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该村贤胡组直至北盘江边,是通往珠江的通道;,望罗高速南出口8km,位于望谟至蔗香的干道上,交通便利;达发组位于通往油迈乡下半乡各村的公路咽喉之处;再加之目前该村通讯已实现全覆盖,信息畅通,区位优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产业的发展存在坚实基础,目前,该村板栗产业已形成规模,火龙果等产业已初具雏形,在引进新新术、量好质优新品种的基础上,加强管理,该村产业将出现有特又有色的新局面。
(四)群众积极性高,干部决心大,村民纯良朴实,大多数具有强烈致富奔小康的愿望,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能力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如能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因势利导,对群众加大科技培训和引导工作,让一部份人选富起来,形成一批产业能人,从而从根本上激发群众致富愿望并转化为行动,上下联动,党群关系融洽,经“回头看”和“遍访”工作后,已呈现出全村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势头。
(五)政策扶持优势,该村是全省“贫困村”,得到了省州、县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许多政策倾钭支持,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和扶贫政策,再加上国家统战部,省发改委的定点扶贫,是一大历史机遇,有望实现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捷提高。
四、精准扶贫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要求,规划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1、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串户路硬化达60%以上,硬化过耐至贤胡公路,打通通住蔗香镇平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