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哲学的基本问题
Life Philosophy
生活哲学
ZHE XUE DE JI BEN WEN TI
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课堂导入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标题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大谈因果报应,,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形神之辩
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情境体验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新知探究
荀子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唯物)
新知探究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我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啊,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新知探究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
能性。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新知探究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
学生:
教师:
学校:
农民:
工人: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新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