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八年跋涉,八年风光.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跋涉,八年风光.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5/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跋涉,八年风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年跋涉,八年风光
◇在社会关注的薄弱处勇敢起步
“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从2005年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到2013年9月底刚刚在北京闭幕的最新一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从东北到西南,从内地到沿海,走过了天津、南昌、沈阳、上海、大连、昆明、广州、北京8个站点,跋涉8年的历程。回溯每一届举办的论坛的主题和展开的情形,可圈可点的精彩很多,但是,我首先想要言说的,却是“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这个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界盛会和成为中国教育界品牌活动的起始背景,那就是关注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在中国来说,是早就应该开展的活动。但是,长期关注不够,历来研究甚少。从教育活动内部看,因为现代艺术教育活动是在学****西方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半靠模仿、半靠摸索开始的。所以,模仿,肇始于学****西方得来的经验;摸索,立足于个体创造积累的经验。建立在这种经验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学”的意识就淡薄些,研究的自觉就缺乏些。从艺术教育展开的中国文化环境思量,艺术一类,在传统文化中不过是文人雅趣、雕虫小技的东西,不为“大道”“大器”所容纳,所以学科整体都有些边缘化,也是文化传统的惯性和社会环境的成见使然。
2011年,在中国教育学科体系里一直依附于文学学科门类的艺术学,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了。但是,门类学科下究竟应该分设多少个一级学科,据说在顶层设计的相关讨论中曾经委决不下,究竟有多艰难、有多迟疑、有多纠结,我不知道。但是,从门类下设的5个一级学科的结果判断,这样的结果未必真正切合学科实际,未必有利于学科发展,对学科构成的判断显然是有一定模糊性的。那么,可以追问,为什么模糊?是智慧不够么?还是理性不彰显?学科划分的依据和学科构成的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顶层设计和最后决断时应该想深入、想透彻的问题。
民间呢?民间对艺术和艺术教育充满了理解的浅泛和判断的歧误,人们往往用自己有限的文艺常识去判断艺术,用自己所熟悉的学校生活去想象他们其实陌生隔膜、其实并不真知道的对象——艺术教育。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错,因为他们并不是专家,也不应该这样要求他们。但是,一旦这些判断变为一种教育环境和强大社会氛围,而且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时,问题就大了,就会影响艺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
艺术教育是什么?难道就是教人唱唱跳跳、描描画画?陪年轻人捏捏泥巴、剪剪纸头、做做模型、玩玩电脑也能成为学科?在今天的背景下,恐怕不会再有人这样充满了不屑的讲话。但是,10年前这种情形会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经常碰到。10年后的今天,那些不了解艺术、不知道艺术教育人培养人的规律和内容的人,可能心底还存有这样的偏见,有腹诽而只是不能或不敢明言。可以说,社会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无知、误解、成见,是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到的。
丰富生活内容的贡献率很大、协调人们身心和谐与社会发展平衡的作用很大、产生国家文化影响很大的艺术,甚至在发挥社会功能的问题上都受到了根本质疑。问题在于,如果质疑者心中的
“科学”只是“自然科学”,那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艺术不是科学。因为艺术不是自然发现,而是精神创造。如果质疑者眼底的“学”只是一些文献、典籍、数据库,并以此为“学”的衡量标准的话,那么,这种标准完全是“刻舟求剑”的误会和“削足适履”的要求。艺术教育的成果如果只是一切毫无生气的著作、数据、项目报告,如果不在理论成果之余精彩于画廊、展厅、博物馆,靓丽于剧院、音乐厅、人类重大典仪的狂欢现场,活跃于充满了渴望、遍布着需求的人生大舞台,如果不是教人有能力用美感的形式与情感的内容去承载理想人性和社会愿望,如果不是教人能够而且善于去欣赏这种感性形式的人性理想和艺术形式的社会愿望,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人类、对社会就没有贡献,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遗憾的是,这样浅显的道理,面对的常常是一些因为人云亦云、不假思索而心存成见的“闭目塞听”的群体,看来,艺术普及工作与“科普”工作一样重要。
在这样偏颇的认识背景与失衡的教育发展格局里,我们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在整个国家的学科设立与发展的研究体系里,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力度不大。但是,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又让我们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处境非常尴尬。一方面对艺术教育研究不深,探讨不够,思路不明,热火朝天的艺术教育办学;一方面是近20年来年年上升的“艺术报考热”和由此刺激起来的“艺术办学热”;另一方面是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对体制内艺术团体生存状况、发展机制、前途路径的巨大影响,“扩招后的艺术毕业生
”就业时四顾茫然的普遍惶惑。一方面是从教育部全国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中面对艺术院校,许多指标参考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实际上显现的是对艺术教育本质、类型、办学规律等疏于研究和乏于总结,缺少评价依据和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艺术教育办学的近乎失控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