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诗作.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诗作.docx

上传人:iris028 2018/7/19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诗作.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诗作)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作品名称
登岳阳楼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处
《杜工部集》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作者
杜甫
登岳阳楼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⑴,今上岳阳楼⑵。
吴楚东南坼⑶,乾坤日夜浮⑷。
亲朋无一字⑸,老病有孤舟⑹。
戎马关山北⑺,凭轩涕泗流⑻。[1]
登岳阳楼词句注释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2]
登岳阳楼白话译文
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
吴楚被大至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个个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仿佛一叶孤舟。
北边的关山战火不曾停息,我扶窗远眺不禁涕泪交流。[3]
登岳阳楼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
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3]
登岳阳楼整体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
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

最近更新

公司员工培训通知模板 4页

关于肿瘤工作计划四篇 7页

2024年广西省贺州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118页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及方法 4页

2024年广西自治区百色市事业单位招聘1249人历.. 150页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 8页

2024年广西贵港桂平市人才市场招聘历年高频难.. 147页

加油站中级(理论)题库 26页

2024年度保安员资格考试(能力提升) 25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 147页

2024年江西省萍乡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119页

双因素理论在代工企业员工管理中的应用 5页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地区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 118页

色彩教育教学设计 4页

商务礼仪培训心得体会15篇 38页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119页

国内外混相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3页

年度环保型增塑剂产业分析报告 84页

2024年演出经纪人之演出市场政策与法律法规模.. 136页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9页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制.. 14页

2024年演出经纪人之演出市场政策与法律法规自.. 138页

外壳检验标准 6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季度报告 4页

大面积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案 7页

学年论文-小米手机经营策略研究 13页

安全生产预防措施方案 11页

审计课程设计案例二分析 7页

202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 24页

2022-2023年上海及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