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我不知道怎么画”谈起.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我不知道怎么画”谈起.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5/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我不知道怎么画”谈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我不知道怎么画”谈起
作为从事过20多年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我,经常听到学生们常问道“我不知道怎么画”、“我不知道画什么”?这在中小学校中的美术课上比较普遍的问题,不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只要你安排想象画创作,学生都会这样回答。他们经常会在你布置的不管是命题画,还是自由想象画面前都会呈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根据我对周围美术教师的了解,他们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等都非常规范细致细心;我也欣赏过很多高级美术教师的优秀论文里面的方法、步骤、条条框框思维清晰,示范课上也是精彩无比,可是他们的方法用到一般的学校中,其结果还是一样。为什么?因为他们忘记了所面对的是14岁以下的孩子,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存储量、实际经验、自控能力决定了他们的画法,而那些规范的创作方法只能够对高中以上的学生有效。那么如何才能够使学生大胆动手较快地完成作业呢?在这里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想象画创作方法的训练。
一、引导读画培养观察能力
读画,对于学生来讲肯定是绝对盲目的。因为他们只知道读书,读数学题等等,绘画是看、是欣赏,绘画可以读吗?我想很多的老师也会说;‘哪有读画的,只有看画、欣赏画’。是的艺术品是眼睛看的、欣赏的,可是我们读一读不行吗?是的,在很多的人的眼中,一谈到艺术作品,就会说欣赏,说得非常高雅,一般人是难以触及的,可是他们完全忘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
读画,其实也是欣赏绘画,也是与读书一样,只是人们还不****惯把对艺术品的欣赏,说成读;同时也是人们对艺术品的认识观念长期保持着一段距离,而产生的心理或者说是心态的反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告诉学生欣赏作品就像读书一样简单,引导学生改变对所谓的艺术品保持距离的心态,让他们清醒地知道并了解一件非常精致的生活用品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然后就可以从一幅绘画作品的上面到下面、从左边到右边,从色彩到形象,从主体形象到背景形象,从整体结构到局部描写,从画面到画外,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真读完整;同时也要讲解清楚作品的表现方法、技法、流派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对绘画步骤、方法、创作技巧就会熟练掌握。最终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够由此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引导联想,拓展形象思维
记得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课堂教学,仅有摸仿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进行再创作,当你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让学生回答象什么时,学生的回答肯定千奇百怪。这就是联想的初级阶段,这是有指向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问;这可以变成什么?我想学生的回答就会有一段思考的时间,也不会那么快了。因为,像什么是直接的有定量的,变成什么是有联系而无定量的。就像毕加索的雕塑‘牛头’一样,一个自行车的坐包加一个自行车的把手,就创造成一个***杰作,一个创作思维的方向。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呢?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小桥,然后问学生;桥是起什么作用的,学生回答是过河用的。我画好河流又问;是谁在过河,学生回答是人。我画好人在桥上又问;人为什么要过桥,学生回答回家。我又问;家在哪里,学生回答在河边上。如此用学生生活中每天必须经历的实际景象问答,牵引导向来启开学生的思维。因为我的学生65%都是农村的,还有移民的与留守学童。所以我以与他们身边的事物引起他们的形象思维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