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山中学组织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规划及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校本机制在课程上的重要表现,新课改顺应了国际上课程改革的趋势,为学校留有了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校本课程便成了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和丰富,我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需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基于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开发课程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而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从一切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出发逐步建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校本课程目标
“以人为本,走近校本,三点平衡(学科、学生、社会),科学适切,丰富
内涵,强化管理,有效拓展”,努力务实基础型校本课程,着力拓展型校本课程,发展探究型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新思路。“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习成长,把校本课程的开发权交给全校师生,一切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总原则,从“发展自我”鲜明个性出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素制定课程目标,宜小不宜大,要切合学生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符合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培养学生具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精神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科学涵养,知识学养,自主发展,自强励志,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新一代合格的初中学生”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们把课程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
1、对知识探求的态度
七年级:能在教师指导下单独或与同学合作,以专注的态度开展拓展探究活动。
八年级:能自主对学过的知识或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初步形成拓展探究性学习的态度。
九年级:有较强较广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关注社会与他人,关注自身发展的态度,对知识有积极的探求态度。
2、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年级:学会通过互联网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初步具有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在小组中与他人交流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并作书面的阐述。
八、九年级:具有较强的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面或口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完成专题研究内容。
3、思维能力的提高
七年级:多角度地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着力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八、九年级:进一步形成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和推理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思维品质,进行逆向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4、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七年级:在拓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及合作,增强自信心,形成虚心好学、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好品质。
八、九年级:形成坚毅、耐挫的品质;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以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择业、升学打好基础。
二、校本课程组织
1、教学大纲
编写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它可以确保不同教师有效连贯,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采取多种形式,如:简单扼要的课程说明,详尽的课程说明,一学期的大纲,多学年的大纲等。
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实验要求、参考书籍等。
2、校本教材
编制校本教材是一项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成败的科研工作,不论是改编、自编,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