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宜昌市十一五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宜昌市十一五规划..doc

上传人:jiqingyong14 2015/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宜昌市十一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根据《中共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宜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三峡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先后成功应对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的挑战,有效抑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基本上实现了“走在湖北前列”的要求,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十五”期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跃居全省第2位。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水果、畜牧、蔬菜、水产、茶叶、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2%。规模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8家。工业经济持续增长。规模内工业企业由“九五”期末的352家增加到501家,,%;,%。培植了电力、化工、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和一批经济实力强的重点企业,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50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1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2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4个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金融、房地产、信息、文化等服务业成长迅速,大型综合性超市、仓储式购物中心、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迅速崛起。
2、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义务教育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一、二期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工程完成。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科技创新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6家。宜昌高新区的创业服务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中期评估。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一批作品获全国“群星奖”和“蒲公英奖”金奖,是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获得“群星奖”金奖的城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大发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立,市中心血站、市急控中心等一批卫生项目竣工。防治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疫情取得胜利。长阳、当阳、秭归、远安、五峰、宜都成为全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竞技体育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就业规模稳步增长,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五年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 %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爱。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五年共投入扶贫资金74152万元,,老少边山穷地区经济面貌大为改观。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
3、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土地二轮延包基本完成,提前实现免征农业税。国有工业企业和国有内贸商业企业改制完成,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改为混合所有制。县域经济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格局。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卓有成效,共取消438项、下放转移69项行政审批、审核权限。企业投资自主权得到落实,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全面实行登记备案制和核准制。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城镇职工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顺利实施。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经过清理整顿、整合资源,开发区数量由原来的20个减少到12个。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亭开发区管理体制实现战略性调整,实行一区多园,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4、发展后劲实现新增长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