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社会责任论文《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论》----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论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课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经营理念下,企业具有不同的社会责任模式。本文把社会责任归纳为三种:对立型责任模式、分离型责任模式和统一型责任模式,每一种模式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这些责任模式呈现不同的道德境界。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行为应当摈弃对立型的责任模式,超越分离型责任模式,而向统一型责任模式发展。
[关键词」社会责任;企业道德;管理伦理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管理活动难以回避的话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先从美国开始,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数十年的讨论,人们愈发认识到,注重企业行为中的社会责任问题,不仅是恰当的,而且是必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一观点,即使同意这一观点的人,也对社会责任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含义就是企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哈罗德?孔茨等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学者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强制的法律责任,也有自觉的道义责任”。也有人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政治责任,即履行政府规定和倡导的义务,如交纳税金、提供就业。①。现在通常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以外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建立在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基础上的道德责任。
毫无疑问,一般而言,企业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责任是其首要的责任。但是,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对此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对立型责任模式、分离型责任模式和统一型责任模式。
一、对立型贵任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完全对立、水火不容的。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站在社会责任的立场上,完全忽略或排斥企业的经济责任;一是站在经济责任立场上,全盘否定企业的社会责任。前者多发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后者通常在市场经济的初期较为多见。如解放前革命根据地的公营企业,管理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政治服务,即服从革命战争的需要。建国后,我们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表现在企业管理上,则是企业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也不承担盈亏的责任;企业管理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改革开放使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但在转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法制的不健全,某些企业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强买强卖、行贿受贿、欺诈蒙骗、不讲信用、肆意破坏资源和环境、严重漠视和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等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个别情况之外,“政治挂帅”、“社会至上”式的社会责任模式是应当摈弃的。因为,一、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无法对自己的